2007/06/28

英作文 用句正確不炫技

指考總複習10》英作文 用句正確不炫技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英文作文是很多考生的罩門,指考閱卷老師提醒考生,儘量用自己有把握的字詞、句型作答,「炫技」易出錯,也應避免套用補習班萬用句。只要不離題,文法用字不出錯,拿到一半分數不難。

台師大文學院長、曾擔任指考英文閱卷召集人的張武昌指出,指考非選擇題通常分為中翻英、作文兩大項,中翻英的同一個句子,往往有10幾種翻法,只要沒錯字、符合題意,不會限定非得用那個單字或句型,考生可選用有把握的字句作答,用太炫的文法或太深的單字,反而易錯被扣分。


 

張武昌說,至於英文作文,通常占20分,內容、組織各占5分,用字、標點等其他部分占10分,考生絕對要看清題目要求,一旦離題,多半拿不到10分;英文作文有時會指定第一段寫什麼、第二段寫什麼,及各段主題句,考生不按指示寫會扣分。

張武昌歸納,歷來拿高分的英文作文,真正有創意的其實不多,但內容較有料,舉較多生動的例子,而且用字、句型、文法有層次及變化

不過,張武昌提醒一般考生,若程度不是很好,作答應以「正確」為第一要件,寧可選用較容易、有把握的字句,即使都用簡單句也沒關係,只要不出錯,分數絕不會低;尤其不要胡亂套用補習班教的萬用句,牛頭不對馬嘴,反而自暴其短,會多扣分。

【2007/06/28 聯合報】


2007/06/23

英文科學測攻略方向分析

英文科學測攻略方向分析 

撰文 林 華   [摘自大正資訊學習網]

今年英文科的難易度,雖有些考題與文章中的單字超出大考常用4000字範圍,不過真正影響作答的並不多,陷阱題也比去年更少。整體看來,今年文法、句型的考題分配平均,惟用詞活潑,較著重於中英文語彙和句構的差異,因此同學若是文法觀念清楚,平時多背誦英文片語,要拿高分應非難事。




此外,去年的選文時事性不高,反觀今年選文不但有王建民、拒絕皮草、寵物美容等相當流行的時事話題,亦有男女情感表達大不同、糖果與蛀牙的問題、公共電視興起的知識性文章、印度陸塊北移的地理概念、盧安達的旅遊簡介,以及如何趕走討厭小孩的寓言式文章,比起去年顯然更為多樣化。縱然某些文章因為出處和改寫的關係而引發爭議(大考中心已對此做出回應),又選用的文章雖然多樣化,但有些資訊略嫌過時(如公共電視一文提及的產業龍頭為NBC,而目前CBS電視網已因犯罪影集的大受歡迎後來居上)。不過暫且撇開考題引用和時效上的問題,單就應考的角度來看,命題取材來源如同往年包含報紙、雜誌、書籍、網際網路等,以真實語料(authentic material)來評量考生的英文能力。因此,同學宜多著眼於英文實力的培養、增進各式考試技巧,並多方接觸時事資訊,才是應考良方!

近幾年來,學科能力測驗在題型與配分上幾無變化,今年也不例外。試題配分如下:
 總分題型題數及配分備註
第壹部分
單一選擇題
72 第一大題:詞彙15題,共15 
第二大題:綜合測驗15題,共15包含三篇克漏字文章
第三大題:文章選填10題,共10包含一篇文章
第四大題:閱讀測驗16題,共32包含四篇文章
第貳部分
選擇題
28 第一大題:翻譯題2題,共8 
第二大題:英文作文20 

  

學習單字在顧好基本功之餘,應「多多益善」

大考常用4000字是同學的基本功,必須紮實背誦,不宜好高騖遠,貪多反而容易嚼不爛。但近年的學測考題,詞彙題的選項有不少已超過大考常用4000字,正確答案超過大考常用4000字範圍的也有兩到三成,其他考題的文章也每每出現較難的單字。因此,建議同學在學習、背誦單字時,如果行有餘力,最好不要拘泥於教科書和大考常用4000字的固定範圍,應多多益善,對於英文實力的培養和增進應考能力一定有所助益。 

重視英文單字的多種用法

單字與片語依然是學習英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背多分」仍是不二法門。只是有些字因具多種含意,其表面的意思可能和真實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如閱讀測驗第4952題的文章中提到的「fur-free」是「拒絕皮草」之意,而目前網路常見的「spam-free」則是「拒絕刊登廣告」。由於free有許多意思,如果把free當成「免費的」,而解釋成「免費皮草」,便會影響整篇句意。又如runway,一般指的是「機場跑道」,但在此文章中意指「時裝秀的伸展台」,如果依照常用字義來解釋,將會不能理解為何後面提到「時尚業正在改變」。因此,對於諸如makeshow等英文常用字的多重含意,同學宜多加了解,將有助於增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此外,在了解不同詞性的單字用法後,於文意選填時,便可幫助同學快速去除不適當的答案,用處更為強大。

紮根文法、句型和片語

今年的考題嚴格來說並不困難,惟片語的選用上較活潑,不易從中文直接翻譯理解,所以同學應多加強片語的背誦。另外,文法句型方面,像是連接詞的用法、關係子句和分詞構句,都是基本、常考的,因此平日應多多練習以釐清觀念,不僅有助於選擇題的作答,在翻譯和作文上也會有所助益。

多方涉略生活知識和時事

有些字詞如音譯名、縮寫字、專有名詞,可能會造成同學在閱讀上的障礙。像是今年詞彙的第二題,王建民雖然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如果不知道他的英文名字叫Wang Chien-ming,可能會影響同學對句意的了解。同樣地,綜合測驗中的Rwanda(盧安達)、閱讀測驗中的amygdala(杏仁體),不論是專有名詞或是國名,還是縮寫字卻沒有附上完整名稱的ABC,都可能造成同學有看沒有懂的情形。因此,在課餘時間多方涉略生活相關知識與時事是有幫助的,同學可以從閱讀雙語報紙著手,或是藉助網路多瀏覽英文文章。

培養應考技巧

雖然近年來的大考試題,都會出現較不容易懂的單字和名詞,如上述Rwandaamygdala,但其實這些單字大多對於作答並沒有太大的阻礙。即使跳過這些單字,仍然可以藉由文法句型、以題找文的方式,從字裡行間求得這些題目的答案。因此除了基本功外,也別忘了要訓練在面對題目時,保持不慌不亂的心態,同學可以藉由多做、多考試的方式,來培養應考技巧能力。 

英文作文

學科能力測驗已經連續好幾年採取看圖說故事的方式,本次內容為一個小女孩把貓帶回來,結果把家弄得一團亂的故事。雖然圖片的戲劇性較強、事件容易明瞭,但是同學要在有限的字數裡,把故事說得完整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此時,可以先在每張圖旁寫下兩、三個句子(先用簡單句),於整合時再用分詞構句、片語,以及強調用語和轉折語,不僅讓行文較為連貫,也可以使整個故事看起來更活潑。


財金人的心聲

財金人的心聲 

採訪報導 何楓琪      [摘自大正資訊學習網]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對畢業於中正財金的徐志立而言,這夢想卻是繞了好一大圈,才讓他找到。

坐在會議室,現任研究部專案副理、負責產業研究的他,談到自己的求學經驗時,打趣而幽默地表示:「我的大學之路,可稱得上是『坎坷』了。」

熱門,不一定是你的「門」



時間回到1988年,徐志立剛從高中畢業,和許多人的心態一樣:哪個科系熱門,就往哪去,然後以為上了大學便能「由你玩四年」。

「結果,我在東海化工才二年,就已經念不下去了。因為高中時最差的科目就是化學,考取大學後又不甚努力,不但讀得痛苦,更慘遭退學。」徐志立苦笑地回憶道。

於是,辛苦撐了二年,徐志立只得「認賠殺出」並先服兵役。不過他並沒有放棄大學之夢,反而將志願轉向當時方興未艾的資訊工程系。「只是在服役期間,準備資工系的轉學考都落榜了;只好等到退伍後『認命』地重考大學聯考。」

在準備考試期間,為了釋放壓力,徐志立特別喜歡翻閱財金雜誌當作休閒。「一開始只是看看投資理財的訊息,後來發現自己竟能從眾多資訊中觀察出它的脈動,甚至預測經濟趨勢。對於這門學問不但愈發喜愛,更時常花時間投入研究。」此時他終於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是別人擠破頭還進不去的化工、資工,而是當年還不甚熱門的「財務金融」。


只是,即使確定了自己的志向,但由於本身並非社會組考生,要憑大學聯考進入
財金系,實在不容易。徐志立幾經評估,還是決定按照原本計畫重考,待進入大
學後再以「轉系」的方式轉至財金系。

轉系 不可能的任務?

重考進入中正資工後,徐志立先試著摸索看看自己是否對資工領域有所興趣,卻發現對其相關課程真的沒有「感覺」。「雖然服兵役時因曾準備過轉學考,對資工的概論有些了解,所以成績還不錯。」但他深知這是「倒吃老本」,沒有興趣做後盾和支撐,這個優勢很快便會消失,因此他大一便開始修習商管共同課程,主動與財金系教授們討論轉系事宜。不過即使徐志立如此積極,卻仍必須通過財金系轉系得成績優異的嚴格條件!因此,就算資工的課程再怎麼艱澀、對它再怎麼沒興趣,徐志立仍硬著頭皮,拚到系上前三名的優異成績,才得以轉系成功。 「其實要轉財金系相當困難,除了得通過轉系考試,優異的大一成績更是必備條件。」但由於徐志立的志向堅定,不畏困難地達到所有的「要求」,也因此讓他成為那年財金系中唯一的轉系生。至此,他才終於進入了夢想中的學問殿堂──財金系。比起其他人,徐志立花了更多時間確定自己的目標,回顧這段經歷,他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莘莘學子們:「選校、選系,還不如選興趣!」  

財金,錢盡其用的學問

面臨轉財金所需的高標準,有些教授曾建議徐志立不如考慮經濟系,因為該系門檻較低,轉系較容易,但他卻仍堅定目標。為何對「財金」如此情有獨鍾,他說:「因為財金是個『管錢』的學問,我喜歡投資,蒐集理財資訊,然後下判斷。」

一般人對於商管類五花八門的科系名稱,時常是一頭霧水,徐志立向我們解釋其中的差異:「會計當然就是以記帳為主;經濟系偏重經濟理論;企管系除了『管錢』還要『管人』,得十項全能,各種商管知識都要有所涉獵才行。」那麼財金系的特色又為何呢?「基本上,財金有二個層面,一個是財務管理,另一個就是金融商品。財金系更是商管學院中,將期貨、債券等金融商品獨立成一門學問的科系,因此和其他商管科系十分不同。」

所以,如何在眾多財金資訊中理出頭緒並預測趨勢?如何善用每份金融商品的特性來做投資?這些都是財金人的「獨門祕技」,若能練好這內功心法,在職場中將深具優勢。比起當年,現在的財金系堪稱是商管學院中的「明星」。「財金系學生的就業範圍廣泛,舉凡銀行、保險、證券……甚至是一般公司的產業部門,都需要財務管理人才。」無論是個人或公司行號,處處都需要財金人來「管錢」,才能讓「錢」盡其用,得到最大的獲利。

快樂,是讓大家賺到錢

就讀財金系的過程中,徐志立表示他得到的不僅只有投資理財的學問。「對我來說,就讀財金系除了能獲得知識之外,還能『分享』知識。」大學時代,徐志立就十分熱衷閱讀課外的財經書報,並且試著實際操作,甚至和同學一起組成了「證券投資研習社」,不但常與同學們討論投資事宜,就連教授也會來問問他的「意見」。

「我喜歡把自己看到的東西和別人分享,而且享受這個過程。當發現自己的研究讓別人找到值得投資的目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不同於一般投資客「只顧自己賺錢」的心態,徐志立喜歡的是「大家一起分享」的感覺,大大顛覆許多人對商業人士的想像,正因當中所產生的成就感,讓徐志立即使投入大量心力作研究,也甘之如飴。 「親友們都說我談論財金話題時,眼神會發亮。」徐志立微笑地如此說道。這話在筆者看來確實不假,因為光是談到他對財務管理學問的熱愛時,就已顯得神采飛揚。當初進入財金雖然曲折,但對徐志立來說,這無疑是打開了他人生中最璀璨的一扇窗。

因為改變,所以獲得

現任產業研究員的他,每天的工作除了拜訪公司、蒐集投資資訊外,更要閱讀大量書報並將相關投資理財的情報寫成報告,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向投資部門或投資人作說明。問他覺得這樣的工作內容是否適合自己?是否一出社會即確立了如此的工作目標?徐志立大方地向我們分享就業至今的工作經歷。

1996
年徐志立從中正財金系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債券型基金交易員」。「這個工作以操作債券型基金並進行固定收益商品買賣為主,對於累積總體經濟的研判能力很有幫助。」然而當時徐志立並未就此訂定往後的就業方向,不久金融業吹起一股整併風,其所屬公司被併購後,亦造成他職務上的調動,遂從原先的工作轉成「產業研究員」。

「這是二種不同的領域,我在初期轉任時適應得非常辛苦。」幸而徐志立努力地充實相關知識,對新職務才能逐漸上手。令他感到開心的是,他發現自己還挺適合產業研究這份工作。因此,徐志立雖鼓勵學子們以興趣為依歸,但也表示它並非一成不變:「雖然興趣是讀書、就業的一項重要指標,不過它也可能有所轉變,而我們不必害怕這樣的改變。因為當我們試著學習接觸不同的東西之後,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CFP──自我增值的轉捩點

除了「產業研究員」,徐志立現在還有另一個身分,那就是「CFP」課程講師。

所謂的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理財規劃領域中最權威的認證,其道理就和律師、會計師都需有「牌」一樣,理財專員也需以證照的方式為其專業背書,更能保障投資人的權益。而與其他理財規劃考試不同:要考CFP之前,須先上完為時約二百四十小時的課程。

2005
年台灣首次舉辦這項證照考試,當時徐志立所屬公司也鼓勵員工參與這項認證。對他而言,公司主動提供機會雖是誘因,然而重點還是在自我增值與成長。「其實我會參加CFP的原因是為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投資理財本來就是我的興趣和專長,也有意往該方面發展,因此這個考試對我而言可說是勢在必行。」 CFP在國外已行之有年,舉凡從理財規劃概論到稅法,都是考試科目,範圍廣、難度高,就是CFP證照的特色。「CFP得先上課,再考試。因此在工作之餘,除了得利用週末時間上課,還需全心準備考試,這時只能犧牲跟家人的相處時間。」徐志立表示一開始家人對此頗有微詞,但後來也能漸漸體諒並給予支持。「我認為準備CFP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不但讓我的生涯規劃有了新方向,也因在CFP的課程中認識了不少人,豐富了自己的人脈。」

在為期一年的準備下,徐志立於2005年考取第一屆CFP認證執照。由於國內對CFP人才的需求相當急切,取得證照後,他便開始擔任各機構的CFP課程講師。談到這份講師的工作,他說:「當身為學生的時候,我們只求六十分,可是一旦為人師,就要讓自己追求一百分,否則如何面對台下學員們各種可能的問題質詢呢?」這就是徐志立的堅持。

金融業──辛苦多、誘惑多

在金融業界多年,徐志立也深深明白箇中的苦澀。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它辛苦的一面,以產業研究員來說,它是一份需要長時間投入大量心血的工作。做產業研究有很多人以公司為家,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工時長、壓力大是這份工作的「致命傷」。除此之外,金融業因時常接觸以數百萬元為單位計算的資本額,一不小心便容易引發人性的黑暗面,徐志立就曾看過上司舞弊,以及同事入獄的憾事。「一旦違法,就很難在金融界裡立足,因此要小心為上。」

對此,徐志立介紹了一本堪稱「金融業現形記」的小說──《金錢遊戲》。「這本小說相當寫實,內容描述主人翁從名校畢業到求職,甚至跳槽的經驗,以及如何調整自己適應金融環境的變化等。」由於該書作者出身金融業,有不少故事都是親身經歷,因此對想了解該行業的人來說,可說是本不錯的書籍喔。

入門基本功 數字概念不可少

對於欲選擇財金系為志願的同學,徐志立建議:「想讀財金系,數學不能『太差』。若行有餘力,英文能力也要多提升。」由於財金相關工作均需閱讀大量的數據,因此對「數字」必須夠敏感。「每份報表的數據都有意義在裡頭,一定要能判讀到當中的變化。」徐志立認為除了對數字敏感外,閱讀書報雜誌更是必備的基本功,才能練就出判讀的「功力」。此外,由於這些資料報告來自於國外,常以英文呈現,所以平時最好多加強自身的外語能力,才能遊刃有餘。 

人生的BCG

面對未來,徐志立已相當清楚自己的定位與方向:「我覺得可以把自己當成一項商品來分析研究,就能了解自己的現況和未來可能的方向。如現在的產業研究工作是『金牛』──高收入、低成長;CFP講師的職業則是『明星』──高收入、高成長;而我未來計畫從事財富管理的工作,可歸為『問題兒童』──低收入、高成長。所以目前我可以用正職『金牛』的工作來穩定生活,以兼職『明星』的工作來刺激自己成長,並伺機跨入個人最有興趣的財富管理工作。」徐志立運用管理學中的「BCG矩陣」(註一)來定位自己的生涯規劃,不但由此找到目標,還能確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讓方向更清晰明確。

從徐志立身上,可以看到屬於財金人對知識的熱情、對興趣的堅持,以及樂於分享的精神。金錢不一定帶來快樂,但徐志立的快樂可透過與別人分享投資獲得。金錢未必是人生的成就,可是快樂卻一定是人生最大的收獲,不是嗎?
   
註一:BCG矩陣原是根據「市場占有率」及「市場成長率」而劃分為四個象限。徐志立將「市場占有率」軸項轉為「收入」,「市場成長率」替換為「個人成長」,以解釋目前的工作狀況。


法律人的心聲

 法律人的心聲

[摘自大正資訊學習網]

 在你的印象中,律師是像 魔鬼代言人 的基努李維擁有過人的推理能力,即使案情如何棘手,都能說服陪審團,獲得勝訴?還是有如 軍官與魔鬼 的湯姆克魯斯充滿正義感,努力調查與蒐集資料,憑藉辯才無礙的技巧,讓凶手自曝犯罪事實而鋃鐺入獄?其實除上述這些能力,一位律師還需要更多的耐心與聆聽 ……

採訪報導 蘇偉銘

談及選填大學志願時,林幸慧表示一開始並未將法律系列入考量,「因為自己不喜歡背,所以很清楚知道不會讀外文、中文、歷史等科系。」因此她將課程活潑、就業市場龐大的商學院視為首要目標,但當時身邊親友提出不同意見,使她改變原有心意,轉而選擇法律系。主要原因在於就讀法律系較能提供家人與其在法律方面的保障,加上未與原本堅持不念的科系相衝突,一番考量下,林幸慧就此成為法律新鮮人。

「背」不等於「多分」

對林幸慧來說,法律系生活不若一般人認為的課業繁重、壓力極大。或許有人會問:法律條文成千上萬,不是都得背下來嗎?「其實有的老師會允許學生考試的時候攜帶小六法,因為能否妥善應用法條遠比背誦來得重要。」她指出即使有時不能帶書進入考場,不過由於平日上課老師會講授重要的法條,這些通常就是考試重點,即使無法一字不漏的記誦,但是法條大意總是清楚。因此在上課及共同筆記的溫習下,至少重點都不會有所疏漏。



法律系的用書主要是以中文撰寫,不像許多科系幾乎使用原文書,但這並不代表比較好讀,因為經常會出現此種狀況 ── 明明每個中文字都認得,湊在一起卻看不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剛開始接觸法條時,不容易理解立法的依據及道理何在,若是一般生活碰得到的民法問題還好,但是對於鮮少接觸的刑法複雜背景便難以了解。」因此,光是死記其實起不了多大作用,林幸慧認為讀好法律的關鍵在於理解,輔以對條文的熟悉度,往後面臨考試或執業時,才得以靈活運用各項條文解決種種法律問題。

律師工作面面觀

電視影集中的律師每每碰見棘手的案件,總能運用智慧突破困難,抽絲剝繭找到有利證據,尤其是法庭中雙方律師你來我往、激烈進行的攻防戰,著實讓人看得緊張冒汗。究竟實際情形如何呢? 「其實一般人認識的大多是美國訴訟制度,台灣的社會背景、法院生態都與其不同,所以若去參觀法院,一定可以發現真實的開庭狀況與電影有所差別。電影有其商業需求,所以會將法庭辯論的場面激化,雖然律師實際開庭時的確需振振有辭地強化自己的論點,或跟對造律師一來一往的進行攻防,但是看起來並沒有電影上那麼戲劇化。」如果想了解訴訟的實際情況,林幸慧表示可以親臨法院參觀。在台灣,除非是不公開的案件,否則只要未干擾法庭秩序,民眾都可以自由進出、入席旁聽。

證據不足最無奈

通常會進入法律程序的案件,代表雙方存有糾紛且無法藉由私下溝通和解,才會進行官司。林幸慧提到身為訴訟律師,受理的案件可能是當事人有犯罪嫌疑、或與他人產生糾紛等,無論是何種情況,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傾聽當事人的需求,幫助其解決問題。「處理案件最困難的一點在於,當事人的預期或想法與實際狀況有出入,所以不但要能清楚分析現況讓當事人了解,又得讓當事人能接受或認同案件的處理方式。」林幸慧強調律師之所以辛苦,有部分壓力來自當事人的期待,且有時因證據不足,即使自己知道當事人是無辜的或受到委屈,仍難逃敗訴的命運。

林幸慧以夫妻間的訴訟為例,先生到底有沒有每個禮拜固定給太太一萬元的現金花用,只有夫妻兩人知道;老婆是否每天辛苦煮三餐,從事洗衣、拖地等家務勞動,也只有夫妻兩人最清楚。但是當雙方交惡、對簿公堂之時,老公可能指控老婆每天都不煮飯,家事也沒做,對家庭毫無貢獻;妻子也可能當庭否認老公固定拿錢貼補家用的事實,這些情況都是不容易提出舉證的。畢竟有誰聽說過老公拿錢回家得找老婆開收據,或是太太做家事還需由先生檢查簽名呢。「即使你知道這是一個事實,狀子寫出來卻因沒有證據支持,所以可能無法說服法官。」林幸慧有些感嘆地表示。

全面分析給建議

在案件中,律師與當事人需有共同的努力目標與方向,訴訟過程方能順利進行。因此律師應向當事人分析案件狀況,當事人也應明白告知律師所有事實經過,簡言之,雙方必須具備一定的互信基礎。只是有時當事人會基於某些因素堅持己見而不採納律師之建議,讓彼此為了案子疲於奔命。林幸慧就曾遇過當事人,並不了解自身的法律處境,只為了出一口氣,便決定與對方在法院裡僵持不退讓。當時雙方律師及法官都認為,假使兩造各退一步,案子便能夠輕鬆解決。即使林幸慧勸告當事人,結案後不用再看到對方,更無需進出法院,生活可以過得輕鬆愉快,但可惜仍不被接受。「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所以無從得知他在精神上的痛苦,因此最好的作法是將所有利弊分析讓當事人知道,由他自己抉擇。」 突破挑戰,自我肯定

回想起剛開始執業的日子,林幸慧表示每次開庭前都很緊張,「擔心法條不熟而無法臨場反應,或是法官提問卻答不出來。」但是到了後來,她發現真正的壓力來源,其實是案件本身。包括證人的反應及證詞內容是否會對當事人不利、當事人是否坦承等。面對這些挑戰,林幸慧認為習慣以後,除了學會面對的方法,也從中得到不少人生經驗。

「要讓律師快樂很簡單,只需一個勝訴判決書即可。」林幸慧俏皮地說道。她表示這除了能給當事人一個交代以外,也代表法官相信自己的說法,這就是一種肯定。她覺得律師工作不僅帶來成就感,也因為時常進出法院,接觸許多不同的人生故事,使她更了解社會百態,在人情世故的處理上也因而更為完滿。

不可不知的加值技巧

經常面臨艱困挑戰的律師,除了運用專業法律知識及與當事人深度溝通之外,其實還有一些不可或缺的技巧 ──

精確掌握語言

有時候雙方的「用語」雖然相同,但背後所指涉的事物卻可能存在落差。林幸慧有一次與當事人溝通時,使用「開會」這個詞語,對方一再強調某議題並沒有開會,但卻又表示與公司同事曾一同在會議室中討論。林幸慧對此感到疑惑,後來才曉得當事人將沒有正式會議記錄的「開會」視為「討論」,而林幸慧認知中的「開會」並不一定要有會議記錄。「所以在與當事人溝通時,必須不厭其煩地確認對方的話,確保意思無誤。」

另一方面,有些案件會涉及不同行業的專業術語,律師不僅需要清楚這些術語的意思,還要能在法庭上解釋它,但解釋的內容又必須正確地讓涉案的相關專業人員也明白律師所指稱的事物為何,否則可能會出現律師當庭與證人雞同鴨講的情形。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幫當事人辯護,卻苦無證據時,適當的假設將有助於增加法官對己方有利的想法。」林幸慧指出當對造做出一個奇怪的行為,甚至想不出動機為何時,便可以提出適當程度的假設,誘導出許多狀況讓法官參考,期許案情對己方更為有利。 不斷進修,積累經驗

「大學四年不可能讀完所有法條,因此進入職場後仍須不斷進修。」尤其近年來立法院皆有修正或增加新的法條,所以針對不同的案件必須查詢相關部分是否有增修條文,才不致於在法庭上處於弱勢。「除了研讀法律專業書籍,經驗的累積也很重要。」林幸慧認為一般人的行為模式都很相近,所以類似案件處理經驗豐富以後,便能更快抓到問案重點。

具開放性格的法律系

「不同於外文系設有外語能力的門檻,或是就讀理工科系需有良好的數學基礎,我覺得法律系在招生方面非常開放,一般人都可以念。」林幸慧一語道破法律系因考試分數而給人高不可攀的印象,她表示目前國內有許多研究所開放給非法律系的人士就讀,獲得學位後也同樣可以參加國家考試。「像我認識一位律師,他並非法律系本科生,不過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修習法律課程,後來亦順利考到律師執照。」林幸慧認為這位律師因為具備兩種專業能力,所以在工作方面相當吃香,一旦接手需要理工背景的案件時,便可比一般律師更快進入狀況。所以林幸慧也建議同學,假使志向不是很明確,千萬不要因為分數高而盲目選擇法律系,將來如果真有興趣,其實仍有機會可以成為律師。

除了國考,還有其他選擇

在一般大眾的認知裡,法律系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不外乎經由國家考試獲得證照,進而從事律師、檢察官及法官等工作,但由於考試難度高、壓力大,並非每個人都能順利考取。林幸慧指出,投入就業市場時法律人還有其他選擇,「目前的商業行為不若以往常以口頭約定的方式進行,現在許多交易都會配合訴諸於文字的書面契約,所以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愈顯重要,而這些則需仰賴各公司的法務人員協助。」林幸慧表示切莫把未來局限在狹隘的範圍內,參加國家考試並非唯一的出路,像是許多銀行、科技公司招募的法務人員,通常只需法律相關科系畢業即可,並不一定要具備律師資格。

「假使在一般公司能做得很好,未來的發展性或許會比從事律師高出許多。」林幸慧表示律師的工作一般都是以件、以時計酬,在時間不多的情況下,每個人所能接洽的案子相當有限,而且工作環境鮮少跳脫律師事務所,因此可想而知執業生涯變化不大。反觀如果投身於一般公司行號,未來發展可是充滿各種想像,或許在因緣際會之下,成為高階管理人也不無可能。 

結語

常會聽到同學如此問:「假使未來我想就讀法律系,高中時期若參加辯論社藉以訓練邏輯能力、口才是否比較好呢?」林幸慧認為,雖然參加辯論社的幫助最顯而易見,但如果不喜歡也毋需勉強,反而應朝自己有興趣的方面發展。比如說參加社福團體 ── 因為有機會幫助他人,對於弱勢族群的心聲與立場較為了解,將來若接手相關案件時,便能很容易與當事人建立共識、溝通,並取得信任。「我的想法比較樂觀,不論做什麼都對以後有幫助!你永遠無法預知執業之後會遭遇什麼狀況,而生活經驗便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律師給人的印象向來是:精明幹練、雄辯不絕、反應迅速 …… 問及律師最需要何種能力,林幸慧的回答是「耐心」。如同她在訪談過程中給人的感覺,沉靜聆聽每一個問題,不厭其煩、鉅細靡遺地述說求學工作的歷程。相信未來林幸慧在面對接踵而來的案件時,也將繼續抱持服務的精神,確認當事人的需求,站在其角度思考,一同並肩說服法官!


財務金融系介紹

財務金融系介紹

 [摘自大正資訊學習]

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成為世界主流趨勢,台灣經濟市場產生劇烈變化,不僅金融機構數量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成長,且國內企業也日漸重視本身的財務管理與經營風險的控管。這些經濟活動對金融業的發展十分重要,而財務金融學系正是造就這些專業人員的幕後推手。

採訪報導 蘇偉銘

研究與實務兼具的課程

「財金所學的理論非常契合現實需求,很多都會在實際職場中派上用場。」元智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代理主任沈仰斌說道。




財務金融的研究主要是藉由資料蒐集、趨勢分析、預估未來整體經濟環境走勢等方式,在面對諸多不確定的因素之下,善加運用資金,做出最合適之決策,其中包含個人理財與投資規劃,以及公司企業資金之募集與運用。是故財經系課程設計以商業為主,著重商學基本理論,跨足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理財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等專業領域,以務實基礎的學術研究與實務運作為教學導向。

五大研究領域

、財務管理:「如果你是一個企業財務長,所關心的事情都屬於這個領域。」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賴健全的財務制度,如果決策不佳,不但無法發揮競爭力,甚至可能以倒閉收場。因此,身為公司的財務決策者,不僅必須熟知會計、金融商品評價、投資、營運資金規劃、報表分析等內容,更要懂得確實掌握企業資金的來源與流向,加以妥善運用。

、投資學:與財務管理最大的不同在於,投資學偏重投資基本面、技術面的分析。從這門學問中可以獲知各種投資工具之異同、資金分配比、投資時機、檢視績效、如何規避風險並創造高投資報酬率。

、金融機構:是以針對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的結構與管理進行探討,並深究金融商品的產生、價格、市場機制等。

、風險管理:目的並非消除風險,而是管理風險,最主要是依據可能發生的風險,分析其原因及所造成的損害,藉以杜絕風險發生、籌措預防措施,並制定處置方針。

、衍生性金融商品:即由傳統金融市場中的外匯、債券、股票、短期票券等衍生出來的商品。此為一種財務工具或契約,其價值是由買賣雙方根據標的物價值或其他指標來決定,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可分為選擇權、期貨及金融交換等三種。沈教授表示衍生性商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規避風險。以農產品期貨為例,種植小麥的農人因為擔心未來收成時的價格可能不如預期,所以採取事先找尋買主並簽約訂立價格的方式,以迴避風險。 講究投資的學問

經由上述內容,不難發現財務金融的研究相當注重資料分析與應用,因此資料庫的取得十分重要。「財金系相當依賴學校的支持,若資源充足,就能打造優質的教學環境。」沈教授點出各校財金系發展差異的原因。對此,元智大學可說是不遺餘力,每年斥資近四百萬採購國際級的財金資料庫及重量級的實驗室,而2000年到2004年的財金研究發表成果,更是十分優異。

財金資訊實驗室

在元智的財金資訊實驗室中,資料庫內容涵蓋全球各主要國家股票、債券、期貨之交易數據,以及財務報表、盈餘預測、併購、創投、初次上市櫃等相關資料。例如你可以從資料庫中得知IBM某一天的股價、財務報表,甚至是跨國企業高階主管的薪資報酬,從中觀察以預測未來走勢。「不管是要做研究,或是應用到實務操作,這些資料都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沈教授強調資料庫的重要性,而資料的完整與否,更足以左右一份研究成果的好壞。

資產管理實驗室

資產管理實驗室主要作為學生實際參與家庭或個人資產管理研討。如果想在五十歲之前存夠一千萬退休,那麼每個月要存多少錢呢?現在只要透過電腦整合投資者的保險、退休規劃及資產等理財目標,就能知道答案。例如輸入預計退休年分、退休後每年拿到多少錢、保險有多少等數據後,系統會主動蒐集世界各地主要的共同基金報酬率資料,計算出每年需多少存款、投資哪些基金,才能達成預計目標。這對研究個人理財非常有幫助,目前已有許多國內外金融單位均採用這套軟體幫客戶進行理財規劃。

財務計量實驗室  

如果身為上市公司的財務決策者,那麼就必須時常處理龐大的數據資料,而資料的存取與計算更須仰賴計量經濟學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分析工作。為了讓學生熟悉處理資金運算的方式,實驗室備有專業電腦,可以幫助探討數字的關係及影響,使判斷更準確。

證照在手 「錢」途無量

九十五年大學指考錄取率超過九成,假使同樣身為大學畢業生,要如何在競爭的職場中脫穎而出?根據104教育資訊網發布的「專業證照大調查」發現,81.7%的企業表示具備專業認證的求職者可優先取得面試機會;更有66%的企業認為擁有證照的員工績效相對較好;其中以金融與資訊業特別注重專業領域認證。而關於財金方面的兩個專業證照,分別是CFA(特許財務分析師)及CFP(理財規劃顧問)。 頂級實力的象徵──CFA

CFA
是一種從事證券經營、諮詢、分析、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管理的資格認證。目前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國際頂級財務分析證照之一,並被業界及投資人視為專業投資管理及財務分析能力的最佳保證。此外,CFA執照亦可直接轉換成美國證券從業人員執照及國內證券分析師執照。由於測驗難度高,所以自1963年開辦以來,全球僅有六萬多人取得資格。是以台灣業界有愈來愈多雇主將CFA證照列為高階主管升遷的必備資格之一,並願意以更高的薪資聘用CFA證照的持有者。

嚴謹、專業的代表──CFP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隨著個人理財觀念日漸普及,這句看似戲謔的玩笑話早已深植人心。但許多人都覺得理想的理財規劃專員難找,即使身處VIP的接待室,仍不知道對方提供的方案是否合適,亦或只是他人眼中的「大肥羊」。有鑑於此,美國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為落實保障投資人權益,設立嚴格、完善的認證制度,發展至今已逾三十年,目前在全球十八個國家同步推展,通過合格認證人數將近九萬人。CFP證照在國際間具有極高公信力,條件也十分嚴格,必須於核發的使用期限兩年後,重新通過審查才能繼續沿用,現今國內外沒有其他金融證照有此要求,因此對理財人員而言,可說是一項專業的證明。

儲備你的競爭力  

上述二張證照不僅考試範圍大、難度高,而且報名費昂貴,對於大學生或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要通過檢定並非易事。因此同學如果想以財金領域作為人生職志,沈教授建議可先提升競爭力,包括專業知識、外語能力及國際觀等三方面。
  
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若未能持續加強專業能力,很快便會被潮流所淹沒,所以厚實自身的專業知識即為首要之務。再者,由於研究或在業界服務時常需要分析、參考外國數據,因此也須擁有出色的外語能力。「如果想在國際間具有競爭力,英文好只是必備條件,並非充分條件。」此外,沈教授認為專業知識亦必須國際化,如元智財金系每學期至少開設六堂以英語教學的專業課程,包括風險管理、國際金融等學門,透過外籍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強化外語及國際觀的縱深。 

多元就業選擇

財金領域的人才需求相當全方位,不僅要「能動」,也要「能靜」。由於財金人員必須接觸公司、客戶,因此外向、表達能力佳是必備條件;但除此之外,面對大量的數據,也需耐著性子,冷靜分析。「其實很多時候,財金人也得坐在電腦前面看數字、打報告,並理性地做出判斷。」沈教授道出職場現況。  

實際上,由於受過財金專業訓練的學生兼具商學通識與金融專才,所以工作光譜廣泛,就業市場除了一般金融業(銀行、證券、保險等)、政府財經與經建部門之外,尚可擔任財經新聞工作人員、國際貿易人員、會計師、證券分析師、仲介經紀人、期貨經理人、專業管理經理人等。

給高中生的建議

對於有心想讀財金系的高中生,沈教授建議平時可閱讀《工商日報》、《經濟日報》,或是《天下》、《財訊》、《商業周刊》等專業財經雜誌。「如果你對這些沒有興趣,進入財金系後,一定會覺得更痛苦。」沈教授特別提醒同學切莫盲目追逐熱門校系,應該從高中開始針對自己的興趣,多方涉獵相關知識。 
 
另外,若欲透過甄選方式進入財金系的同學,沈教授提醒,書面資料的準備有幾個要點:首先是不能有錯別字,一有錯字容易予人不佳的印象;第二是多請教師長、學長姊如何完成一份有條理的備審資料;最後,內容切忌過於繁雜、冗長。「書面資料主要是讓評審委員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讀財金系、對人生又有什麼規劃。」由於大部分評審老師都是根據備審資料提出問題,所以有個小技巧是──希望面試教授問什麼問題,便在書面資料裡寫什麼!

結 語

雖然近年來適逢金融整併、雙卡風暴,導致金融市場略顯萎縮,但沈教授仍舊非常看好未來金融的發展,「台灣除了高科技成績亮眼,傳統產業也日漸回升,金融業理應跟著蓬勃發展,萎縮只是短期現象而已。」

隨著金融國際化之後,財金人才發揮的舞台不再局限於台灣,將能展望世界各國,擁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對於財務金融懷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從現在開始培養相關知識,未來投身其中,也許你就是創造下一個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英雄!


法律學系介紹

法律學系介紹  

[摘自大正資訊學習網]

古有公正廉明、鐵面無私的黑面包青天,甚至有顛倒黑白、轉死為生的名嘴狀師宋世傑、陳夢吉、方唐鏡;西方近代則有美國司法界最佳代表人物亞瑟.理曼(ArthurL.Liman),經手過許多重大案件,職業生涯令人驚嘆,更有影集 律師風雲 中的傑出律師艾倫 肖()為官司到處奔走。面對古往今來的司法經典,你是不是也想一窺「法律」玄奧呢?

採訪報導 王建中



情、理、法,是我們平時決斷一件事物的依歸,但隨著時代進步,法治觀念日益深植人心,無論個人日常生活、企業發展、科技專利、社會安全、國際合作等莫不奠基於法律之上。在現今社會裡,法律的重要性確實不容忽視,不僅立法者或執法人員需要具備法學素養,各行各業人士亦必須習知法律知識,才能了解自己在社會中所能享有的權利與應擔負之義務。

法規條文背不完?

背不完的法規條文是許多人對法律學系的既有印象,然而事實上法律系真的需要狂背法條嗎?「法律條文不需要背!」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甘添貴系主任開宗明義如此道出,相信主任的這點闡明,必定為正在猶豫是否選讀法律系的學子們綻放出一線曙光。甘主任解釋:「其實使用法規條文,多半以翻查法書的方式進行,有確切的紙本文字為依據,自然更是可靠。」話雖如此,但大家或許仍然無法放心,畢竟若能熟記法條,直接取用知識,總是比查書更有效率。關於這個疑慮,甘主任認為無須擔心,因為就讀法律系,幾乎每天都需要翻閱法規條款,經年累月之下,內化熟記的成果是必然的。

其實死背法規不僅惱人傷神且不具意義,要想熟通這些法條,重點在了解法規條款背後所隱含的原理及概念,再配合個人的獨立思考判斷,將之應用到各個實際案例中。這種理解與活用的功夫,方是學習法律的正確觀念!

科系分組搞不懂?

依「漫步在大學」網站之定義:「法律系主要課程為學習及比較我國和其他國家的憲法基本架構內容與法律,並認識各種法律下的權利與義務關係,學習民事及刑事案件訴訟程序、與財產有關的法律、與刑法等犯罪有關之法律、國際貿易法規以及智慧財產權法規等。」國內大學法律學系中,有些底下會再細分法學、司法、法制、財經法律等組別,而各組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選修課以及少數幾門必修課上。共同科目的一般法學知識則是各組共通必要的學問基礎。由課程訓練來看,其實法律相關科系彼此間的區別並不大,加上各系(組)學生可跨系選修他系(組)課程,更是縮小了不同組別的差異性。尤其司法、法學、法制三組所開設之課程可說幾乎相同,唯有著重商業經濟學門課程的財經法律組較為「與眾不同」。因此甘主任認為:「除非具強烈性向、企圖朝某一法律領域鑽研者,否則無論選讀哪個組別,都能吸收與學習到必備的法學知識。」
助人助己的法律服務社團

「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若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到具體生活上,方可算是學有所成。大部分的法律學系都設有「法律服務」相關團隊,如輔仁大學法學院便有法律服務中心。「參與法律服務社團,是學生學以致用的好機會,更可將所學回饋社會。」誠如甘主任所言,該社團的用意是鼓勵學生結合平日所學的理論與生活實務,以培養應用法律的能力,同時將所學回饋給社會大眾,並藉此推廣法學教育。

社團內有指導老師或專任助教得以諮詢,平時由老師及助教帶領學生從事法律服務與法令宣導工作,免費協助師生與民眾解決法律問題。活動內容不僅涵蓋以電話、書面、網站諮詢以及當面解說等靜態方式,更有以戲劇表演或一般性宣教的形式,出隊至各縣市、校園宣導法律常識。此外,亦會實地前往鄉鎮公所之調解委員會協助處理相關法律問題,抑或與鄉鎮公所合作,提供民眾諮詢服務等多元內容。 如此經由實際的法律服務活動,同學們便可直接接觸各式案例認識實務狀況,而在不斷磋商的過程中,亦對案件有更深入的了解,無形之中便能增進自我能力。

法學教育大改革

近來,教育部有鑑於民眾對台灣司法信賴度下降,正著手進行法學教育大改革,有意引進美、日、南韓之「法學專業教育」制度,打算朝「法律專業研究所」的方向發展,希望透過嚴格的把關遴選,提升法律人的素質,進而改善司法品質與威信。甘主任表示此改革的最大影響為,若未來欲報考律師與司法官等國家考試,必須出身自法律專業研究所。而現今大學法律學系,可能在系名不變的情況下,將教學方針轉向一般法務訓練,往後大學畢業生只能報考書記官等級以下的職缺。

甘主任為我們進一步解說:「該研究所主要是將目前的法律研究所與學士後法律學系整合,重新定為 法律專業研究所 。」其招生總量名額,教育部將會有所管制,在一定數額的前提下,並非每所大學都可設立法律專業研究所,「實力堅強與辦學績效良好的學校相對來說出線機率較高。」甘主任如此言道。不過法律服務隊討論情形
有關法學教育大改革的確切數據、條款規定、轉型方案等消息,目前教育部仍未有明確公文規範,尚需靜候觀察。

法律學的走向與趨勢

科際整合新興法律科系竄起

法律不僅與社會科學、管理科學、人文學門關係匪淺,近來更與科技領域日益密切,在教育及研究的推動發展上,亦漸漸加強與相關學科間的科際整合。

因而,其他領域與法律結合之系所逐年增多,不同於以傳統法學基礎為重點教學的學校,此種新興法律科系除了可使不同領域之學生有共同學習成長的機會,亦有助於學生建構出對某領域較為專精的法學能力。

針對此一現象,甘主任提出他的看法:「這兩種不同型態的法律學系,其實各具特色,也各有利弊。」結合其他專業與法律的新興科系,優點是在訓練上有法律學以外之領域做為專精發展,因而得以培育出某些領域的法學專才。但若從另一方面著眼,其與著重法學基礎傳統的科系相比,除了法學根基可能較不紮實外,提早專精的結果也多少壓縮了未來無限發展的可能。是以兩者各有優劣,難分軒輊。 順應時代法律實務性受重視

法律需配合時代脈動,才能發揮因時因地制宜的效果。甘主任表示:「雖然新興法律科系剛起步,或許仍不夠周全,但綜觀時下現況,法律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於應用實務層面上會漸漸提高且受重視。」如現在科技產業蓬勃發達,但熟悉科技法律的人才卻不多,因此科技與法律相結合的領域逐漸受人矚目,清華大學便開設了「科技法律研究所」。此外,隨著時代進步,民眾愈來愈重視醫療品質與其相關問題,更有許多難以研判疏失責任歸屬的醫療糾紛發生,由此可測,「醫療法律」將成為未來的重點項目之一。

除上述之外,多數產業皆與法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法律在各領域中的應用顯得日益重要。甘主任表示:「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未來將會循序漸進地加強應用實務方面的課程與訓練。」由於輔大設有醫學院,前文所提之醫療與法律的結合,便有機會成為該校法律系未來的發展項目。

留學深造好選擇

因應國際化潮流,各國教育普遍注重與要求外語能力的訓練。不過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大眾致力苦修的英文外,我國法律學系尚且著重日、德、法語的學習,甚至設有法學日文、法學德文、法學法文等法律專業語言課程。

「台灣的法律體系承襲日本,而日本又是仿效德國體制,因此若想追溯台灣法學之源,研究日、德兩國的法學理論及案例實務均有所助益。」甘主任點出台灣法律系學習日、德文的原因所在。

假使對學術研究有興趣、想繼續深造的學生,甘主任認為至日、德留學是良好的選擇。此外,美國雖然在基礎法學規範上與我國相去甚多,然而其在新興法學的研究與發展上具顯赫地位。因此若有意鑽研科技法、著作權法、國際貿易法、國際公法、海商法等新興法學,便可以美國作為進修的首要考慮。

就業選擇出路廣

一般人認為法律系學生畢業的出路,不外乎是律師、法官、檢察官等,甘主任對此有感而發:「希望有意選讀法律學系的學子們能明白,律師、司法官僅僅只是出路之一,不該就此局限未來的發展,應運用法學基礎輔以其他專業或興趣,開拓無限可能。」 

國家考試為法律人提供多方就業選擇,如民間辯護人(律師)、公設辯護人(法院律師)、法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行政執行官、民間公證人、法院公證人、書記官、法警、執達員、執行員 …… 等司法及法務人員,皆可謂法律人一展長才的好歸宿。且學生不僅能透過國家考試的途徑就業,更因大部分產業都與法律有關,所以法律系畢業後,也可至民間各企業組織擔任法律顧問;或者到政治單位擔任政治助理,涉足公共事務領域,發展從政的可能;更可將法律知識與其他專業作結合,以此為基礎、媒介,轉行從事法律以外的各種事業。

法學教育之重點在穩固學生的法學基礎,目的是為國家培育優秀的法律人才,因此無論將來從事任何相關法律事務之工作,紮實的法學涵養將是勇闖職場的必備工夫。

給高中學子的建議

對於有志選讀法律學系的同學們,甘主任強調個人性向、興趣最重要!選讀校系時首要以個人志趣為優先考量。「法律學隸屬社會科學領域,與人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著重社會實踐。若對此沒有太大興趣,不建議以法律作為個人職志。」另外,甘主任亦認為語言是所有學問的基礎,要想深究其中的根源,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本錢及工具。

法律學系向來位居台灣各大學入學考試榜中的翹楚地位,雖然錄取難度頗高、競爭激烈,但若對社會科學領域、法案制定、社會改革感興趣,同時具社會環境的關懷襟野,法律學系也許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哦!


2007/06/16

半數廠商用才 看英語測驗

半數廠商用才 看英語測驗
 
【聯合晚報╱記者戴安瑋/台北報導】 
 
無論職場還是學校,愈來愈重視員工、學生英語能力!中華人力資源協會與ETS台灣代表處合作,於今年6月進行的「2007年台灣產業員工英語能力需求標準」調查,顯示台灣產業共有50%的廠商使用英語測驗,做為人事管理決策依據。

其中,有39%的廠商是局部使用,有11%的廠商是全面使用。在使用英語測驗的廠商中,又有43%是自行出題,有29%是使用多益測驗,14%使用全民英檢。

中華人資管理協會秘書長于台柱表示,許多企業對新招募員工或基層主管的英語能力要求,至少要多益405分到600分之間,例如國際航線空服員使用的標準就是多益550分,經理、副理級主管,則要求605至780分之間,執行長、總經理、協理等高級主管則要求在785分到900分。

調查同時發現,台灣的大企業在一般職位上對外語程度要求與外商接近,中級主管要求605分到780分之間,高級主管都在785分到900分之間。

【2007/06/15 聯合晚報】
 



2007/06/14

滿級分考試高手 秘笈公開

滿級分考試高手 秘笈公開
【聯合晚報╱記者韓青秀╱台北報導】

基測、學測是全國考生都會面臨的關卡,儘管今年基測沒有考生拿到滿級分,不過如何能拿到滿級分的武功秘笈,卻是眾多考生和家長心中渴望獲得的答案。

麥田出版今天發表「學、基測滿分秘笈」新書,將11位獲得滿級分的考試高手的成功經驗大公開。


王麗雯 多看書 作文自創佳句

「走過龍山寺一帶,甘冽青草藥香由濃烈轉為絲絲縷縷,廟宇香火依舊蒸騰氤氳……但今日不少老店在車流中銷聲匿跡,日漸縮小的青草店面,甚至有老闆娘搖手吆喝,問你喝茶之餘要不要加買減肥茶或樂透。」今年大學學測15萬多考生中,王麗雯是唯一拿到作文滿分的考生。王麗雯從小就喜歡躲在自己的角落,靜靜看書,由於閱讀速度太快,父母買童書、錄音帶的速度幾乎「供不應求」。

看到坊間作文補習班林立,王麗雯表示,常聽到同學抱怨,背誦名言佳句感到痛苦萬分。她強調,如果只是為了爭取高分,名言佳句固然是前人心血結晶,但畢竟不是出於自身想法,就算硬著頭皮背完佳句,如果不知如何應用甚至可能弄巧成拙。

王麗雯觀察,近年來學測作文已經擺脫過去正經八百的題型,反而多偏向創作題型,因此原發創作格外重要。她建議,若是創作新鮮人,可以蒐集名言佳句,不是強記硬背,而是將佳句分類歸納,例如是排比或擬人,描寫視覺或觸覺,分析了解句子結構後,試著結合生活經驗、喜怒哀樂,自創佳句。

汪書平 上課專心聽 讀書重效率

75年次的汪書平在兩年前就讀建中高三時,忙於參加國際科展比賽,只在考前一星期準備大學學測考試,原本很怕兩頭都落空的他,不僅學測拿到七十五分滿級分,順利甄選進入台大醫學系就讀,科展還得到第二名。他表示,「讀書時認真讀書,玩樂時盡量玩樂」是他最重要的讀書原則。

從來沒有補過習的汪書平,即使考大學也不熬夜,他認為,小時候父母訓練他有效率讀書的方式,讓他在基測和學測都獲得極大的助益。此外,上課專心聽講則是汪書平另一讀書致勝關鍵,他說,到了國高中,課業愈來愈忙,沒有時間先預習,不過上課認真聽講,對老師講課內容「百分之百吸收」,「考前只要整個復習一遍就OK了!」

現就讀台大財金系的曾智雅曾經是當年北一女唯一考取滿級分的社會組學生,國中就讀數理資優班的她,當時就體認到自己不是天才,必須靠著各科均衡發展,補足弱點。因此國、高中開始,就訂立完整讀書計畫,嚴格執行,每天唸書六、七小時,她專攻學測,複習一、二年級課程,勤做歷屆考題,果然奏效。

【2007/06/09 聯合晚報】


2007/06/01

指考總複習2/英文》7000字彙 你背好了沒?

指考總複習2/英文》7000字彙 你背好了沒?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

指考英文雖然出題沒範圍,考前最後複習還是有撇步。英文補教老師齊斌建議,應優先複習大考中心公布的7000個基本字彙,熟讀課本的重要句型、文法,並勤作考古題檢驗,才能搶高分。


背單字 也要背句型

齊斌分析,指考選擇題第一大項,通常考詞彙,且往往把單字藏在片語內,考生不能光背單字,應把整個用法、句型背起來,例如學到distinguish(區分)這個字,要和from連在一起用。齊斌建議,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單字題,會就會,不會就放棄。

至於克漏字及文意選填,考生最傷腦筋,出題老師有時會給一篇文章,挖了10個空格,要你選上正確的字句,齊斌提醒考生,填空格時,一定要同時考慮語法與語意,上下文要能連貫。

篇章結構 先讀首尾

去年占10分的篇章結構,介於閱讀測驗和作文,也是在一篇文章當中,挖空5個句子,要你選正確者,難度更高。齊斌說,考題往往引用道地的外國文章,寫作有清楚邏輯,第一句往往帶出主旨,之後會依時間順序、因果、過程舖陳,最後是結論,考生若時間不夠,可先讀首尾句,抓住大意及關鍵字,有助作答。

閱讀測驗通常考3篇,答錯會倒扣2/3分數,齊斌提醒考生,不能亂猜,不要因文章很長就慌了手腳,同樣要看清首尾句,抓住大意,並注意有無「最棒的」、「第一的」等強調語氣的字句,往往就是答案所在。

至於非選擇題,近兩年都考2題中翻英,及1篇作文。齊斌分析,中翻英一定要掌握基本句型,配合主詞、動詞及單字、片語,排列成英式的句子,例如去年考創造無菸環境,就用到「To V…, S + V…」(為了…)及「Although S+V…, S+V…」(雖然…但是)的句型。

作文占20分,一定要預留時間作答。齊斌說,作文通常要求寫120字,至少分2段,不宜太長,也不要太短。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例如寫「被誤解的經驗」,第一段可描述自己的經驗,第二段可寫這段經驗對自己的影響。

作文不宜華麗、賣弄

齊斌建議考生,寫作文前,可先擬簡單的大綱,一開始先破題,想好使用的句型,句型、文法要有變化,但不宜太華麗、賣弄,儘量用自己有把握的字詞,減少出錯。

齊斌最後提醒考生,考前一個月,一定要把學校的課本,或是補習班老師的講義,仔細看2-3遍,尤其常用句型及關係代名詞、動名詞、分詞構句、不定詞、動詞變化等常考文法,一定要搞懂。(系列二)

 

【2007/06/0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