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0

如何打造10倍單字記憶法


<摘自商業週刊>
常有人抱怨:英文一邊學一邊忘。假如你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換一種角度來看,把英文學習看作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有新的啟發。
先從「輸入」端來看,輸入基本上是聽和讀,學英文的輸入來源很多,CNN新聞、華爾街日報,HBO電影,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但「輸入」的東西就一定儲存得下來,甚至能轉換成「輸出」嗎?。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是發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發現輸入的資訊經過人的注意後,就會變成為「短期記憶」,若不經過即時的複習,短期記憶就會被遺忘;經過即時複習,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在大腦中保留很長的時間。
心理學家的「記憶曲線」中,人的記憶的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資訊後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資訊後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
(1)    1分鐘之後回想:不管你讀了什麼、聽了什麼,在完成輸入後一分鐘,立刻回想你剛剛讀的單字、文章,在你忘記之前複習它,並記住它。
(2)    24小時內複習:背了單字和句子後的隔天,認真複習一遍,讓大腦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當然不能只有記憶,記憶是基礎,真正應用英文,是它的輸出效果,也就是讀和寫,這是不斷實踐、犯錯、修正的過程。通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來試試看吧。
1:10的單字記憶法—“cur”= run

2012/10/11

建築系太操 新生入學1周就落跑

建築系太操 新生入學1周就落跑 - 校系停看聽 - 升大學 - udn校園博覽會:

2012/10/09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不少大學建築設計相關科系學生常設挑燈夜戰趕作業,只希望能讓設計作品力求完美。 中原建築系/提供
大學新鮮人喜歡夜衝夜唱,但選擇建築設計相關科系的大學生,生平第一次熬夜看到日出,很有可能是因為設計圖或模型做不完。中原、淡江、東海等老字號的大學建築設計系,不少學生從大一就開始「爆肝」睡系館,操勞程度連家長也覺得吃驚。

大一沒結束 就有3成學生休學
新學年度開學不到一個月,淡江建築系已有兩名新生提出休學,中原建築系也有兩名新生還沒開學就先辦休學,總計新學期大一、大三、大五疑有六人休學,打算直接重考或參加轉學考。東海大學建築系是許多學生高分考取的第一志願,很少出現休學或轉系情形。
淡江建築系研究所一年級學生鄭博元直言:「設計永遠沒有做完的一天」,系上同學平均每周至少熬夜兩天,很多人開學第一周就被繁重的課業量嚇跑,常常大一還沒結束,系上已經有兩、三成學生休學重考。

2012/10/07

討論文學/神話不再


每年總有一些熱衷於文學獎的同學, 希望你們看看這篇文章

討論文學/神話不再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文學獎只是假象。散文獎項生產三到六篇散文,我很懷疑,真的有那麼多寫作人口嗎?文學獎究竟是把餅做大抑或稀釋文學?又或者,這是全民寫作的年代?然而文學從來不會是什麼全民運動(除了寫作,全民有很多比寫作這件事能夠做也做得更好更值得鼓勵的),除非我們把文學規範打散,從頭再來。更何況全民寫作是非自發性,被動的寫作狀態之下產生,有點命題作文的意味,跟地方文學獎一樣,背後太多跟寫作無關的政治或商業思考,以為這可以讓文學大興,無疑把文學過於簡單化。文學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絕非單一外力可以速成。真要鼓勵創作,不如辦幾份雜誌報紙,增加發表園地來得實在。地方文學獎多的是面貌模糊,聲口一致的親情散文。地方政府、參賽者,乃至於評審全都應該反省。

外包的悲劇:當我們把除了分數跟升學的事情都外包了出去

外包的悲劇:當我們把除了分數跟升學的事情都外包了出去 « WO! 世界需要一個驚嘆!:

有志的臺灣青年常常這樣問:

「請問我要走財經相關的領域,可是我考不上財經系該怎麼辦?」

「我想創業,但我不是唸管理系,怎麼辦?」

「我想學行銷,但臺灣怎麼沒有教行銷的科系啊?」

不知道為什麼,在臺灣學生的眼中,好像非得要是一個科系,才能讓你去做相關的行業?或許醫師、會計師、律師這樣的行業,需要大量書本上的知識當作門檻,但是相對來說「行銷」、「投資」、「創業」這類的東西,反來就不是課本能教你的,但臺灣的有志學生,可能是因為在體制裡待習慣了,以為什麼東西都要配一個科系,唸完期中期末,才能開始去做。

簡言之,如果你要投資股票,為什麼不能自己主動去學?有Google,臺灣的書又這麼便宜,又有這麼多專業人士在網路上展開雙手接納你,並且從實戰中學習,為什麼不直接去學,非要等到財經系唸完四年再加研究所兩年?如果你要學行銷,為什麼不直接開一個粉絲專頁,去測試你的Idea?如果你未來要創業,為什麼不先去開始練習那些「在拿創投之錢該學會的事」?

上課有課表,下課有超級強大的補習班,每個月有段考,每學期有期末考,教什麼也都是學校規定好的,從「為什麼我該學這些」、「我該學什麼?」到「我該用什麼方法去學習」、「我該如何分配時間學習」、「我該如何驗收自己的成果」,甚至是「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沒人提醒我們想過,就算去想了,也因為從家長到師長,很容易都覺得這些問題「不重要」,而失去了方向。


外包的悲劇:當我們把除了分數跟升學的事情都外包了出去 « WO! 世界需要一個驚嘆!:



2012/10/05

讀那個會吃不飽!

讀那個會吃不飽! - 親子天下 - 親子育兒 - udn聯合書報攤


節錄:

我覺得挨了一記悶棍。會念書又興趣廣泛,迷上什麼都全力投入,這不就是年輕時我的寫照?平生第一次,我發現父母當年給我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如果我當年不是事先預知會有那句「讀那個會吃不飽」,會有一場可怕的親子戰爭,轉系就不會轉得那麼慎重,搞不好轉完還會三心二意,今天考慮學電影,明天又立志當人類學家。又,我進入職場後的一帆風順,恐怕也要謝謝我爸媽那句「讀那個會吃不飽」。那句話讓我永遠都在懷疑自己沒有一技之長,隨時保持學習上的高度飢渴。

難道,我因此就鼓勵父母多跟孩子說「讀那個會吃不飽」?當然不,沒什麼真理值得冒親子失和的風險。何況,以如今產業變化之快速,讀什麼會吃得飽吃不飽,已經愈來愈難講了。五年前誰知道DRAM、面板、LED、太陽光電將成為台灣四大「慘」業,害一大堆學電機的被裁員減薪?

我贊成的,是父母應儘早讓孩子對生涯選擇感到戒慎恐懼。畢竟會有「讀那個會吃不飽」這種話,真正原因並非父母重視吃飽,而是職場閱歷多年,實在看過太多被浪擲的才華,被渺視的夢想,被踐踏的尊嚴。父母都記得自己當年是如何單純得無可救藥,才會認為孩子如今一定單純得無可救藥。如果是這樣,為何不直接把所見所聞描述給孩子聽?也許等孩子上國中,就開始讓孩子用聽故事的方式,學到外面世界的殘酷一二。別光催孩子去念書,偶爾也分享一下自己或他人的職場點滴。這樣不只對親子關係有益無害,也可讓孩子早點學會緊張,才不會到大學和研究所,還以為自己有一大堆青春可以揮霍。


2012/09/23

修訂英文作文的技巧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861874

1. 利用一致性(排比)

2. 統一的人稱與時態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901107

3. 多加變化你的句子

破除英文作文的六個迷思

迷思一: 用字越難越好

迷思二: 句子越長越好

迷思三: 句子越複雜越好

迷思四: 文章越長越好

迷思五: 標點符號不重要

迷思六: 將中文想法譯成英文就是英文作文

詳細內容: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842819

2012/09/18

大風不是large wind?

大風不是large wind?!(一) - 英語與翻譯教學 - udn部落格


大風不是large wind,而是strong wind!

媒體報導台北貓空纜車電子看板將「風太大」錯譯成Wind is too large,讓現場英國觀光客看得一臉狐疑。這就是台灣英文學習者的通病,在用字遣詞時只按照個別單字的意義拼湊,但往往不一定正確恰當。尤其從英美人士的觀點來看,常覺得我們表達的英文怪怪的,不太自然。換句話說,我們不論在口說或寫作英文時,就算是按照字典上的意義,而且也遵循文法的規則,但很可能英語母語人士並不是這樣用。例如查字典可知「目標」的英文有goal和aim,但要說「達成目標」就只能用reach a goal,而少用reach an aim;再如「浪費」的英文有waste和squander,如要表達「浪費時間」通常是說wasting time,而不說squandering time。我們英文表達錯誤的原因可能不是字彙量不足或不懂文法,而是因為缺乏詞語搭配(collocation)的能力。

Q:為什麼有些英文看起來不夠道地呢?

A語言的使用大部份是約定俗成而為大眾所習慣使用。例如中文的成語就是一種高度慣例化的搭配,我們會說「絞盡腦汁」,但如果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說成「絞完腦汁」、「絞光腦汁」、「絞碎腦汁」,儘管構詞方式正確,意義也很接近,但我們就是覺得不對勁。使用英文也是如此,我們絞盡腦汁想出很多英文表達方式,但英美人士就是覺得不夠自然道地,也很難解釋到底是哪裡錯了,其實通常就是詞彙搭配不當的問題。
所謂搭配詞,簡單來說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組合或共現關係(co-occurrence),某些字彙與其它字彙共同出現在一起的機會很高,而有些字彙則從來不會在一起出現,如上述的large和wind在英文中就不會搭配在一起。尤其英文個別單字的意義相當靈活多樣,單獨出現時不容易確定其義,例如你問我chair是什麼意思?我一下子還答不出來,因為chair有「椅子」、「主席」、「系主任」、「指導教授」等不同意義,我不知道你要問的情境是什麼,也就不容易回答。英文的個別單字要與其前後文字形成一特定的搭配關係後,意義才會明確。詞彙的搭配雖不見得有嚴謹的規則,卻也不是任意組合(free combination),有其固定形式以形成搭配詞,而英文要道地就要擅長詞彙的搭配。

2012/09/12

要找到好工作 不要在FB上做這12件事

多年來在校園中演講有關於網路行銷、社群行銷等議題,尤其是「部落格創意履歷」,常常都會和學生分享到在部落格、臉書(Facebook) 等等相關的社群網站中,需要注意到的細節、禮貌。尤其未來要找工作時,更為重要。

越來越多的企業主,拿到履歷表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會先上網 Google 一下你的姓名,屆時,本來你覺得「有趣」的一些照片、舉止,或許就會令你喪失工作的機會。

現在就讓我們來一一檢視以下幾點,看看你是否不小心踩到了「地雷」,碰觸到敏感的社群網站禁忌: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科技報橘-要找到好工作 不要在FB上做這12件事 (1/1)(面試,臉書,履歷)

2012/08/17

讓你上臉書就能寫好英文作文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多益時事通-必看的9個網站 讓你上臉書就能寫好英文作文 (1/3)(多益,臉書,英文作文)

撰文者:吳詩綺


你知道嗎,上臉書(facebook)和Youtube除了分享,你還能「順便」練習英文。
當我們利用社群網站與朋友保持聯繫和更新動態時,這些網站力量,也可以成為很好的英文練功場。新世代利用社群網站學英文,最大的優勢就是—「點心學習」(Dessert Learning)。

...節錄部分文章

第三法:網網相連到天邊
當我們的英文寫作能力漸漸地由若干短句、一整段、發展到完整篇幅的文章,能力的養成就不只是淺層的字彙面、文法面而已。以多益寫作當中第三大題考題「陳述意 見」為例,考生於此必須用三百字的英文陳述我們對一個議題的立場,文中必須點出觀點、解釋原因、提出論點說明以供支持與佐證—這就是一個完整篇幅寫作能力 的展現。
因此所需的除了是基本的字彙文法外,更重要的是組織力、邏輯力的表達。要能夠在英文寫作上面抒發己見、闡述論點,首先你得要擴充自己的閱讀範疇。因為只有當 你知識量足夠,你才能擁有夠多的背景知識去支持你的觀點,這裡所談的就是個人「文化力」的培養。而文化力的展現,還得跟自己的組織力、邏輯力結合,在書寫 長篇的文章時才會游刃有餘。以下是跟大家分享的網路資源,能夠認識這些社群網站,進而幫助自己拓展文化力。
若好好善用社群網路的功力與魅力,將英文寫作的三種層次與使用社群網站的三個步驟之體驗學習相結合之下,我們的點心學習(Dessert Learning)亦會有變成如鑽石般(Diamond)的美麗成果的一天!

2012/07/31

一類組大黑馬 學測只考68級分

一類組╱大黑馬蔡嘉晏 學測只考68級分 - 指考情報站 - 升大學 - udn校園博覽會

2012/07/18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北一女蔡嘉晏542.9分。記者侯永全╱攝影
大學指考今天寄成績單,北一女中畢業生蔡嘉晏考了542.9分,是北北基地區考生中,第一類組的最高分,她也極可能是第一類組的全國榜首。但很難想像,今年年初她考學測時「只」考了68級分,她上午表示,就是因為不滿意學測分數才考指考,目的是要上第一志願台大法律系。蔡嘉晏說,想念法律系,主要是因高中時期曾參加許多營隊,發現許多社會弱勢者需要幫助,加上看到陸正案三名嫌犯纏訟多年的案例,讓她確定要將台大法律系當作第一志願。未來大學畢業後她想出國深造、考律師,擔任法扶基金會律師,提供弱勢者的法律服務,爭取弱勢者公義。進入大學前的這個暑假,她已在看一些法律系的入門書籍,為上大學預做準備。
蔡嘉晏說,她的在校成績一向都在中上以上,但學測只考68級分,英文、社會兩科都考滿級分,最差的是數學,只考了11級分。
拿到學測成績後,她分析發現數學科的機率、排列組合最不懂,於是準備指考時,把所有數學公式、定理、定義等基本概念,重新再整理一遍,不斷複習、做題目,總算指考數乙考100分滿分,讓她拾回信心。


全文網址: 一類組╱大黑馬蔡嘉晏 學測只考68級分 - 指考情報站 - 升大學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02755#ixzz229y0GSRC
Power By udn.com 

2012/07/13

101年指考試題分析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15期-101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試題初步分析

英文考科
【林秀慧】
英文考科依據九五暫綱之「核心能力」中的「語言能力」,擬定測驗目標,設計各種題型,整卷包括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題型,前者評量考生閱讀理解能力,後者評量寫作能力。選擇題型含詞彙、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篇章結構、閱讀測驗,評量考生對於詞彙、語法結構、篇章的運用,並藉由選文閱讀,評量考生理解、引申、推論、判斷的能力。非選擇題題型含中譯英與英文作文,前者評量考生能否將中文譯成正確、通順、達意句子的能力,後者評考生能否運用所學詞彙、句法寫出切合主題且具有連貫性的短文。
整體而言,101指考英文考科試題,整卷文章取材廣泛、類別多元、內容豐富,且題目生活化,選材內容貼近一般高中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學習範疇與認知能力,應能有效評量課程綱要訂定之閱讀及寫作能力相關的能力指標。整卷用字大多為基本字彙,且不特別強調文法能力;選文句子結構亦為一般高中生所熟悉,雖然有部分選文內容詞彙為專有名詞或較難的用字,考生應可藉由上下文意,猜測或分析出字詞意義而順利作答。

2012/05/01

我是保護性社工,卻驚覺自身難保

我是保護性社工,卻驚覺自身難保


          ~社會福利血汗生產線中一位社工的真實處境


        我知道在這個艱難時刻離開同仁是一件為難、不捨之事,
    但我希望我能學會一件在這裡一直學不到的事,就是我還想好好
    保存僅剩的自己……在某次我任職的家暴中心例行月會中,一
    位將離職的督導泛著淚光,說了上述這段話。保存或者奉獻,在
    救援個案前,我一再思索該如何關照也是一介凡夫俗子的自己……

        當法規頒定我要在24小時內看到被通報的兒童少年、並在4日
    內完成報告,卻忽略我身上背負著100個以上的案家、並且以兩天1
    案的速度襲捲而來之時,我,不知道這樣的工作條件,是該如何自
    處?又將如何維持我對案主的服務品質?在亟欲保護我的個案之際,
    我早已耗盡能力,連自己都不能保護,遑論保護這些需要協助的人群。

        身為一個從事兒少保護、成人保護及性侵害防治的三合一社工,
    我的加班時數每天平均2-3小時,每月約44~50小時,但其中超過一半
    是沒有加班費也不能補休的,換句話說,因為政府無法維持足夠人力
    卻妄想吃下(並大力鼓吹通報)所有案量時,我成了社會福利血汗生產
    線的一個免洗作業員,而且這還不包括平均每月輪值30小時的非上班
    時間執勤(on-call)工時。

        除了例行與個案及家庭工作的時間外,占據了我更大部分卻始終
    力不從心的,是各式各樣的報告、文書與工作紀錄。為了因應中央頒
    布的規定,每一次在個案服務的聯繫紀錄我都得一筆一筆開一個視窗
    登打進去,每一次登打都是時間成本,在幾近榨乾的工作時數中,我
    已想不到除了更多的加班,我要從哪裡生出這些時間回應上級、系統
    所指示的行政流程。所以,我不斷地加班再加班,卻只能看見我做不
    完的紀錄及持續攀升的案件量;我真的快要,不,是正在,爆肝、壓
    力累積、敗下陣來……

繼續閱讀:
 我是保護性社工,卻驚覺自身難保 - 批踢踢實業坊

盧彥勳:英文是運動員唯一不能放棄的事


2010年6月,盧彥勳讓「Taiwan」在世界鎂光燈的焦點下,閃耀了許久。

那年,他在網球四大公開賽中最具傳統的聖殿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打敗前球王、美國名將安迪.羅迪克(Andy Roddick),成為15年來亞洲首名闖入此賽事最後八強的選手。賽末,大會轉播員以:「There was no luck involved at all!」做為結語。

但那只是盧彥勳畫下驚嘆號的第一筆。隨即在國際媒體訪問中,他以流利豐富的英文應答自如,生動地講述成長背景,提起小時候幫忙雞販父親做生意,學會「空手捉活雞」的絕招,讓老外大開眼界,從此不敢輕忽這個會捉雞的「Rendy Lu」(盧彥勳的英文名字),因為他隨時可能「活捉種子球員」。

這些光芒,盧彥勳確實都「沒有半點幸運」,球技或英文,全是嚐盡苦頭費盡苦心換得。



少年盧彥勳勇闖國際 rice不會講沒飯吃

14歲時,他入選國際網球總會ITF(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青少年隊,獲得免費到歐洲訓練、比賽五周的機會時。但小小年紀的盧彥勳,英文才剛學了字母和幾個單字,連「Rice」都不會說,挨著餓打電話向媽媽哭訴:「媽媽,人家都在吃飯了,我連菜單都看不懂,吃不到飯。」一個多月電話費就花了台幣4萬多元。

盧彥勳說,那時,除非有附圖片的菜單,否則根本看不懂,又不好意思開口問。有時看得懂「Pizza」、「Pasta」大類,但什麼口味、配料完全只能用猜的,「運氣好的時候,點到合口味的,就能大快朵頤一番;猜錯的時候,來的東西不對味或不敢吃,就難受一整天。」

更慘的是,因為「開不了口」,和寄宿家庭幾乎是零互動,連教練都只能以指手錶的方式,才能讓他明白早上練球的集合時間。

盧彥勳遺憾的說:「青少年時期球場競爭不那麼激烈,原本應該最容易教到朋友,當時語文不好,無法和其他選手溝通,錯失交到知心好朋友的機會,讓我覺得很可惜。」

給年輕運動員的建議 英文是唯一不能放棄

他是台灣男子職業網壇的先鋒、也是指標,許多年輕選手常希望「盧哥」給他們一些建議。他說:「我總是對他們說,英文是唯一不能放棄的科目。」因為那不只是在網球場上有幫助,而是和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它像一把可以開啟許多門的鑰匙,會讓人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現在的盧彥勳,網球實力獲肯定、語言也沒有障礙,讓他和一級選手的交流愈加密切,網壇兩大天王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和拉法.納達爾(Rafael Nadal)都曾在四大滿貫賽時,主動邀他一起練球。

盧彥勳說,在ATP的球員交流會議中,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即席翻譯,卻沒有中文,如果語文都不通,連最基本的比賽規則改變等,可能都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和參與。

繼續閱讀: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多益時事通-盧彥勳:英文是運動員唯一不能放棄的事 

2012/04/10

英文作文強迫取分要訣


 1. 分詞構句過多,會切調文章的rhythm.


我一直覺得學生很愛寫分詞,以為一定有好效果,其實,有時用的不好,反正不好,今天聽到老師說,會切斷文章的rhythm,念起來不順,難怪我有時覺得學生文章不順。


2. 閱卷老師在意的是正確度,及創意。



其實這個大部分老師都知道,我只是覺得老師講得很有趣,如老師們會因為”惜才”,決定給他高分,讓他讀大學吧,或是你字寫得潦草,你先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閱卷老師就有足夠的理由看不懂給低分了。


3. 老師討厭的cliche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Last but not least, in my opnion


老師們真的很容易生氣,一看到句首出現逗點也會生氣,好不容易背的片語,也不行(不過想想我好想也是如此,所以我叫學生不要用中文寫不會的字,因為我自己看到都好生氣。


4. 不可以抄英文考卷上的句子,如果抄任何一句完整就是零分。



繼續閱讀 : (Aliceinhchs's Blog)

2012/03/23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過去一年來全省跑透透,到處演講,有講給大學部聽、碩士班聽、高中教師與家長聽的,也有講給科技大學的學生聽的。科技大學很多學生從演講一開始就睡覺、打牌、修指甲、男女朋友摟在一起,即使到台、成、清、交或醫學院去演講,也照樣碰過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一開始就躺著睡,被我吵醒了就開始打手機。講給老師聽時,如果是強迫來聽的,就會看到一堆老師沒精打彩;如果是自由報名,就會看到老師神采奕奕。家長是最認真的一群,從來沒有人打瞌睡。


最誇張的一次,是到某名校兩個碩士班演講,前後兩天講完全相同的題目,是碩士生普遍很關心的議題。第一天聽眾可能有200~300人,滿堂彩,賓主盡歡;第二天只有一半聽眾(研究所招生人數較少),最前面三排從一開始就躺著睡,最後睡著的超過三分之一!我只能有一個猜測:後來那個研究所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來混文憑的!有一次去一個很有名的醫學院演講,竟然睡著的學生也有一半,我到今天還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


到了東華大學,一位系主任陪我吃午飯,我告訴他:不要收那麼多碩士生,對不起教育良心,對不起學生家長,其實也對不起那些糊里糊塗想要來混文憑的學生!
很多學生念碩士只是覺得自己大學畢業時沒有就業能力,出去會馬上被打槍;有更多的人是因為家長要他念,剛好又有一個國立大學要他。其實,這樣子不甘不願地地念碩士,對這些學生不但沒好處,還有壞處!

繼續閱讀: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不甘不願地念碩士

2012/03/01

每晚K英文 10幾分變12級分



學測昨天放榜,新竹縣私立忠信學校學生王斯泓以71級分榮登竹縣「榜首」,同學賴葦佳在校英文成績從未超過底標,苦讀5個月後異軍突起,考出前標12級分佳績,社會科滿級分,總級分67,堪稱這次學測的「超級黑馬」。

「竹縣狀元郎」王斯泓愛玩電腦、攝影,最擅長物理、化學,在校成績名列前茅,父親是前交大電機系教授王宜楷,他坦承國中時曾迷戀電腦,成績一度退步,後來經高中老師李明芬、劉康指導,推薦他看觀念物理、化學等書,確實做好考前復習,藉考試成為挑戰自我的機會。

「每天至少念5小時英文。」賴葦佳回憶考前5個月的艱苦復習,直呼「永生難忘」。

10 Lessons Jeremy Lin Can Teach Us - Forbes







Just Lin, Baby! 10 Lessons Jeremy Lin Can Teach Us Before We Go To Work Monday Morning

NEW YORK, NY - JANUARY 31:  Jeremy Lin #17 of ...
Image by Getty Images via @daylife
Lin-sanity has swept up the NBA over the last week. Now it seems like the phenomenon has gone worldwide.
Friday’s 38 point performance by Harvard grad Jeremy Lin for the New York Knicks against the LA Lakers was his greatest performance yet as a starter, since he burst on to the scene and propelled the team to 4 straight wins.
Lin now has over 200,000 followers on Twitter. He’s got over 800,000 on Weibo – including 200,000 new ones in the 24 hour period after beating the Lakers.
But there’s more to this story than basketball. This isn’t just a modern-day, real-life version of the Hoosiers movie. The Jeremy Lin story is incredibly popular because we can all see a little bit of ourselves in this man’s struggles and now successes.
What can all of us learn from this young man — and how can we apply these same lessons to our own lives when we go back to work on Monday morning?

2012/02/24

是你有問題,還是你的腦袋有問題?

是你有問題,還是你的腦袋有問題?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有一次做完簡報後,我問現場外國客戶有沒有問題,隨口說出:『Do you have problems?』看到老外臉上狐疑了一下,才會過意;這句話應該要問成:『Do you have questions?』。」

問別人「有沒有problem」,相當於問他,你腦袋有沒有問題啊!

很糗吧,這是一個學生告訴我的真實故事。英文裡有很多「差一點點」的字,在中文裡差別很大。以「問題」來說,上課提問的問題是question,出了麻煩的問題卻是problem。我今天遲到的「原因」是reason,但是這場意外的「原因」卻是cause。這些細微的差別,其實都藏在字的「血統」裡,我們一起來看幾對分道揚鏕的兄弟!

1、duty vs. responsibility→責任?

duty來自於due和debt,有「相欠」的意思。duty常牽扯到法律上的義務,像免稅店就是duty-free shop,保衛國家和繳交所得稅,也都是一國公民的duty。既然是必須做的事,一個人在工作上的職責,當然也就是他的duty。

responsibility則是指the ability to respond「能夠回應的能力」。這種「責任」,既不是義務也不是債務,而是自發性的。例如:照顧小孩是每位父母的「責任」,這裡最好是用responsibility,如果用duty,就變成一種被迫的例行公事,感受不到那種自發的親子間互動。

學英文 老派方法有時最管用

學英文 老派方法有時最管用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常有上班族抱怨:英文一邊學一邊忘。假如你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換一種角度來看,把英文學習看成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有新的啟發。

先從「輸入」來看,輸入基本上是聽和讀,學英文,輸入的來源很多:Bloomberg(彭博社)文章、CNN新聞英語、英文電影,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但人腦畢竟不是電腦,一邊不斷增加「輸入」時,一邊又同時有「記憶刪除機制」。人的記性好壞或許來自先天遺傳,但如果能掌握記憶的規律,就算記憶力一般的人,也能夠開啟英語學習記憶之門。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是發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說輸入的資訊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就會變成為「短期記憶」。若不經過及時的複習,短期記憶就會被遺忘;反之,短期記憶會變成長期記憶,在大腦中保留很長的時間。

心理學家的「記憶曲線」中,人的記憶的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資訊後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資訊後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所以,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

1、1分鐘之後回想:不管你讀了什麼、聽了什麼,在完成輸入後一分鐘,立刻回想你剛剛讀的單字、文章,在你忘記之前複習它,並記住它。
2、24小時內複習:背了單字和句子後的隔天,認真複習一遍,讓大腦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提升英文說寫 慢慢來最快

提升英文說寫 慢慢來最快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英文真的是「慢慢學最快」,但一定要慢得有方法,才能夠以慢打快。但如果慢得沒有章法,只會把人耐心和信心耗盡。「慢」的關鍵就在兩個動詞:「Pause(暫停)」和「think(思考)」。
很多上班族經常感歎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不錯,但是「口語」太差。如果你也深有同感,不妨試一試「pause and think Method」,光調整閱讀,就能太幅提昇你的英文口語和寫作能力。每周選一篇比較口語化的文章,唸出聲來,依循以下的方法讀:
1. 暫停:在讀的過程中,只要遇到新鮮的,就暫停一下。新鮮的可能是一個新的單字、新的用法、陌生的文法結構、不熟字排列的順序。例如,你看到「He arrives at the office」,停下來想,為什麼是at不是in或to?為什麼是現在式,而不用過去式?有句子結構與中文不同的也要格外注意。
2. 思考造句:讀到句子裡有一個很管用的片語,問自己,會不會用這個片語造句?如果你不確定,重複唸幾遍這個句子,再造一個結構很相近的句子。這樣就能把這個片語轉換成你的「主動字」(active vocabulary)。
3. 培養感覺:必要的話,再查一查字典,把片語例句都讀一遍,讓自己對這個字有感覺。(This will help enrich your "feel" of the word.)
4. 儲存:記得是存在你的嘴巴,也就是你的speaking data base,而不是存在記憶,想講的時候,才能脫口而出。

2012/02/09

大學書面審查資料 先why再how、what

大學書面審查資料 先why再how、what


2012/02/01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大考中心13日將寄發大學學測成績,很多考生需要準備個人申請的書面審查資料,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建議學生內容只要把握先why再how及what即可,8日開學時就該拿草稿找老師討論,提早準備才更有把握。
有學生花錢製作精美的書審資料,簡菲莉說,「精美不重要」,希望學生不要花錢準備。「大學教授不要制式的東西,不要生產線產品」,重點是內容。
簡菲莉指出,書審資料最重要的是why,也就是考生要選某某科系的理由,以及大學為什麼要選你,因此接著要有how及what來支援,包括考生成績、條件及潛力,以及為了進這個科系要如何努力及如何準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