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30

科技業太操 2成7新貴不願再投入

科技業太操 2成7新貴不願再投入

更新日期:2007/09/29 21:49 記者:張中昌
 
想成為科技新貴,是眾人夢寐以求的事,因為有優渥的薪資福利外,每年獎金加上配股分紅,幾乎是人人擁有年薪百萬,羨煞許多上班族。但人力銀行調查卻發現,有接近27%的科技人,如果讓他們再選擇一次,他們不會想再投入科技業。

根據國科會統計,2005年任職於企業內的「研發人力」總數達96,714人,其中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就佔了近94%,與十年前相比,成長幅度達33%,顯示近年來科技產業的魅力,讓越來越多求職者願意投入。

不過,可別以為成為科技新貴賺錢就很容易,因為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現在從事科技業相關工作的人,對於工作付出與薪資收入滿意程度只有53.46分,有超過35%認為「工作環境封閉」,更有高達48%比例的人都覺得「工作時間過長」。


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表示,想要成為科技新貴,每天工時逾12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甚至下班回家還得繼續工作,假日手機也必須開機,隨時都處於一種待命狀態,長時間下來肯定影響健康;而每天在實驗室或生產線上,一層不變的封閉環境也彷彿與世隔絕。

因此,調查中有22.13%的科技人就表示,「存夠錢後創業」是他們未來的目標,也有接近12%的人已經開始計劃「轉行」,可見科技業這碗飯,不如大家想像中好賺。

此外,日前政府宣佈明年起,企業給予員工的分紅福利將費用化,必須視為是另一項收入課徵所得稅,而這也導致高達近56%的科技人受到影響,紛紛表示「想跳槽」、「想轉行」。

吳睿穎認為,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台灣經濟主要命脈,更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但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中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卻發現台灣較以往退步,尤其在市場效率和制度上面,原因就在於政策制定的影響,讓台灣經濟都被政治口水淹沒。

不過吳睿穎還是強調,一般人千萬不要只看到科技新貴們優渥的收入,就爭相擠破頭想要跟進,因為超長的工時、源源不絕的壓力,都是外人無法想像,有意的求職者應該要謹慎考慮清楚。


2007/09/28

徵才M型化 近半畢業生失業

 

徵才M型化 近半畢業生失業

 更新日期:2007/09/26 10:18 記者:【彭漣漪/專題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6/57/l5t6.html

當你自大學、研究所畢業,要投多少履歷表才找到工作?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前段班」學校只要丟五張履歷表就有工作,「後段班」學校要丟五十張,還有人丟出兩百九十張。調查並顯示,二十四%的社會新鮮人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求職也趨向「M型化」。

台灣社會M型化,求職新鮮人感受最直接,好學校、熱門科系學生工作更好找;冷門學校、科系學生則愈來愈難找工作,待遇落差愈來愈明顯

後段班 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根據主計處公布的資料,七月共有十萬六千名「初次尋職者」失業,人數創歷來新高,這群剛畢業或剛退伍、首度邁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等於有近一半的畢業生失業中。

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對今年投入職場的退伍者進行調查,有三成五的社會新鮮人「信心滿滿」,只丟出五分以下的履歷表,卻有一成的人,丟出五十多分履歷表;另一項調查顯示,有二十四%的新鮮人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表示,那一成丟出五十多分履歷表的人,多半來自排名較後面的學校,很多企業一看到是後段班學校的畢業生,就「直接delete(刪除)掉」,甚至還有企業反應:「不要寄給我那些學校的履歷表好不好。」

好科系 還沒畢業就被綁

好學校、好科系的學生,未畢業就被好幾個工作「綁」住了。台大電機系系主任胡振國表示,台大電機系群的畢業生很受歡迎,包括平均每人有兩、三個工作機會,「很少聽過沒工作的」;今年學校曾辦過一次企業集體徵才,三十多家企業到台大擺攤求才,從鴻海、台積電、友達到聯發科,叫得出名字的一線大廠都到齊,還有十多個單位,如工研院,到台大辦活動順便徵才。

今年好慘 撞上「完美風暴」

但許多「後段班」學校的資通訊畢業生,就沒這麼好運了。萬寶華資深經理鍾宗良指出,他負責某家大型外商半導體公司的人才派遣業務,這家公司只要台、清、交、成四大名校以及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學生,四年來只有一個例外:一位來自龍華大學的學生,還是因為他擔任過派遣,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家半導體才破格錄用。

台灣中小企業協會副理事長林廷芳表示,台灣從經濟成長、教育制度、人才供需都有結構性問題,所有後果都在今年呈現,可稱為「完美風暴」。今年的社會新鮮人,就直直撞上這股「完美風暴」。

一○四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指出,今年已開始上班的社會新鮮人,有高達八成早從畢業之前就開始求職行動,顯示社會新鮮人的「憂患意識」。

一○四人力銀行在八月底調查社會新鮮人就業現況,高達七成企業今年以來曾雇用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但三個月試用期後,只有十四%的企業表示新鮮人全員留任至今。


-----------------------------------------------------------------------

職場提早布局 較有機會
 
更新日期:2007/09/26 04:39 記者: 江昭青/台北報導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些新鮮人,雖然是私校、冷門科技畢業,但是能提早為職場生涯作準備,總是比較有機會的。

今年剛從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畢業的楊鈞惠,畢業時同時有六家公司通知面試,畢業後一個半月,就找到了與所學相關的營養師工作。他說,就學期間累積許多打工經驗,滿滿的履歷成為公司參考的指標,才能在眾多競爭者脫穎而出。

楊鈞惠在學生期間,曾當過補習班導師、外場服務生、打字等工作,他覺得大學生除了加強專業科目,透過打工所累積的經驗,磨練出抗壓性、人際溝通技巧等,都能讓自己進入職場更有競爭力。

楊鈞惠表示,系上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到醫院去實習,過程中,常碰到不願意吃營養餐的病人,他當時的工作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吃這些餐是為了他們的健康。在那段時間,透過和病人的接觸讓我了解到「溝通、表達」技巧的重要性。

楊鈞惠也透露,他到這家營養科技公司面試時,主管後來告訴他,面試時他穿整套西裝太嚴肅了,但最後是因為他臉上親切的笑容和充分的表達能力,決定錄取。

回想自己當時求職心情,楊鈞惠表示,剛畢業時對未來都會有一種不確定感,但他就是盡量去嘗試各種事物,因為不試,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他認為,工作要有一個目標,讓自己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才會讓職場生涯更有動力更充實。


2007/09/24

考多益 拚加薪不求人

考多益 拚加薪不求人


中秋連續假期,台北火車站附近的英文補習班,擠滿了上班族、大學生和研究生,他們為了求職、升遷和取得文憑,努力K英文,要考一張「多益」證照。

想加薪→長榮考過月薪加3千

張先生的朋友在長榮海運服務,長榮員工只要多益考600分,薪水就加3000元,未來還有晉升主管的資格。張先生認為,花兩萬元去補習三、四個月,換來一年3萬6000元的加薪,是很值得的投資。

60歲的林先生從中華電信退休後,喜歡遊山玩水的他,想考外語導遊執照,他已考過一次多益,但分數不理想,想再考一次。他說,每個月都有多益考試,反正退休後時間很多,可以把英文讀好,又可考照再創事業第二春。


 

盼升官→50多歲藥廠經理也補

補習班英文老師陳蕙說,曾有一位輝瑞藥廠的經理來補多益,他的年紀50多歲了,據說想要有升遷機會,多益至少要考800分。

任教十多年的陳蕙指出,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出國留學人數大減,補托福、GRE等學生也變少了,補多益的學生增加,托福和多益補習人口約為一比三,以職場英語和生活英語為主的多益測驗,因為國內許多大企業和大專院校都採用,變得更吃香。

登峰美語副總經理蘇永富表示,現在採計多益成績的企業和大學增多了,全民英檢的熱潮不復以往。他指出,全球有超過五千家企業採用多益測驗,每年有450人次報考,考取多益證照,等於擁有全球職場的競爭力;而全民英檢測驗是台灣自己研發出來的,講白一點,「飛機飛過太平洋,就沒有人承認」。

敢蹺課→汽車公司副理帶隊考

蘇永富指出,國內企業要求的多益分數,生產線員工約在450分至600分,市場部門約700分,經理級則要800分。他透露,和泰汽車曾有副總經理帶著主管人員一起去補多益,沒有人敢蹺課。

華航規定正駕駛得通過多益600分的檢定、副駕駛要500分,兩者月薪差了10萬元,讓許多副駕駛拚了命就是要考高分,求取升為正駕駛的機會。雖然規定只有600分,但競爭激烈,資深補教多益老師陳蕙指出,實際上要800~900分才考得上正駕駛。

要畢業→台大商研所規定800分

蘇永富指出,許多大專院校研究所要求學生多益要達一定分數才能畢業,例如台大商學所要求800分,輔大管理所要求600分。

其他採用多益成績的企業包括:B&Q、LG、中鋼、日立電器、台灣大哥大、遠傳、東元電機、中國菱電、聲寶、松下、威盛電子、眾信會計事務所、勤業會計師事務所、統一超商、華邦電子、圓剛科技、元威科技、康舒科技、神腦科技、仁寶電腦、中鼎工程、艾波比(ABB)、泰航、遠航、華航、長榮航空、復興航空、聯邦快遞、和泰汽車、裕隆日產、國泰人壽、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英商路透、家樂福、台糖、上海銀行、中國信託、中國國際商銀、台銀、保德信、全錄、金寶、日月光等。

【2007/09/24 聯合晚報】


2007/09/20

企管、電機、機械 聲望排名台大優

企管、電機、機械 聲望排名台大優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Cheers》雜誌昨天公布企管、電機與機械3大類研究所學術與企業聲望排名,台大在3類都奪得總冠軍,成大在電機和機械都是第二名,但機械所企業用人評分排名第一,超過台大。

《Cheers》雜誌首度進行研究所學術與企業聲望排名調查,先針對研究生人數最多的企管、電機與機械3大類,學術上由教授互評,企業用人評分則採問卷調查,兩者加總則為總排名。

結果顯示,企管所由台大商學研究所奪冠,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居次,第3到第6名分別為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成大企業管理研究所、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私校方面,元智表現最優秀,排名第13名,學術聲望與企業界評價排名分別是第14、13名。

電機所則由一系多所的台大電機所名列第1,第2為成大電機研究所,交大電機與控制所及清華電機所則為第3、4名;私立大學中,較為特別的則是淡江大學97學年,將開辦機器人工程研究所,是台灣第1所。

最佳機械工程研究所台大機械所奪冠,學術排名也勝出,但成大機械所卻是企業的最愛,在這部分打敗台大,同時也是1000大企業中,晉用畢業生人數最多的機械所。

第3、4、5名為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所、清華大學動力機械所及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所;私立大學中,中原大學機械工程所表現最好,位居第10,元智大學機械工程所、逢甲大學機械工程所,分居第13、14 名。

Cheers雜誌總編雜劉鳳珍說,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學校在學術和企業評分落差很大,例如在電機所方面,總排名第8的台北科大,學術排名第13,企業評比第5名,大同大學學術排22,企業評比第12;中與大學電機所學術第9,企業用人評分排名卻只有18名。

【2007/09/20 聯合報】

----------------------------------------------------------------------------------

企業聘碩士 6成選名校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一項針對1000大企業調查顯示,碩士學歷已成為進入大型企業的門檻,但近6成企業錄用人才時會在乎應徵者是否名校畢業,6成多也對新改制成立的科技大學碩士生沒有信心。

《Cheers》雜誌日前針對1000大企業人資主管作問卷調查,從聘用碩士員工比率、是否在乎錄用人才出自名校、及土洋碩士優劣勢評估等3大面向,了解1000大企業對碩士生的信心指數,發出99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20份。

調查發現,現在每5名應試者有1位碩士生,受訪者中,高達68%的企業過去3年新聘員工的碩士比率增加,碩士學歷已成為企業儲備幹部的指定基本要求,如台灣萊雅、統一企業、頂新集團等,華碩電腦的產品經理、奇美電子的光電研發工程師等,也要求碩士學歷。

土、洋碩士相比,多數企業認為留學碩士在專業知識與技術、創新能力、解決問題及國際觀和外語能力上,都超過國內碩士,國內碩士只在學習意願、穩定度、抗壓性和團隊合作上贏過洋碩士。

不過,企業有名校情結,並非對所有碩士生皆照單全收,近6成在乎應徵者是否出自名校,此外,研究熱門領域及學校與業界互動頻繁等,也是企業選才較重視的

高達66%的企業主管則對國內新改制成立的科技大學碩士生沒有信心,這與科大研究所的師資、資源、歷史短都有關聯。

《Cheers》雜誌總編輯劉鳳珍指出,有碩士學位不等於讓就業更有保障,一個「有價值」的碩士文憑,必須包含「名校」、「熱門研究領域」等幾個條件,才凸顯,但名校不一定是國立大學,在某些領域表現很好的也有私校

劉鳳珍指出,就讀研究所人數10年爆增360%,現在碩士在校生超過16萬人,但教育部只有總量管制,管制生師比,不管師資,不少研究所「師資不對稱」。

如有的大學沒有醫學系,但設有自然醫學研究所,沒有財經系,卻有財經法律研究所,或有的科大商管所卻有土木或地質博士,研究所出現不少警訊,就讀前要慎選。

【2007/09/20 聯合報】


2007/09/18

出身名校更需要有實力

出身名校

文/雪飛嵐  96.9.17 自由時報

我常常忘記我自己「出身名校」這件事情。直到看到系友通訊錄夾帶著一張劃撥單才會想起分毫。

我讀的大學是排名數一數二的國立大學,在大學時代我從來沒有設想過工作難易的問題,因為無論是學校的師長,還是周遭的朋友,都對我施以「國立大學畢業,不怕沒工作」的精神洗腦,只有我的父母憂心。但是學生嘛,誰的話都聽,唯獨自己父母的肺腑之言聽不進去,我依舊瘋狂的當我的大學生,完全沒有精進自己的意思。


但,「畢業即失業」的口號,真的在我身上發生了。從挑工作變成工作挑我,進入職場一堆人都問我:「你這樣的學歷來這邊幹嘛?」我苦笑,現在的社會哪由得你挑工作?尤其是一個沒有專精能力,空有大學文憑的大學生

現在的我,做著一份大家都能做的工作,工作的要求不過是專科畢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薪水,讓我得過且過的過日子。自我沈淪的腐化,似乎早就讓我迷失在現實中。人生嘛,開心也是過,不開心也是過,雖然沒錢買名牌,但是有錢可以吃雞排也很幸福。

我常常忘記自己出身名校這件事,進入職場後看的是能力與經歷,學歷只是「依親」的小小輔助。

進入職場打滾的這幾年,我幾乎忘記了曾有的理想抱負,忘記了曾有的悸動和期許,我甚至忘記了自己曾那樣傲視自己是國立大學的畢業生,直到我收到校友通訊錄的那一刻。

看了看劃撥單,平靜的心房徒增了些許波瀾。丟進廢紙回收,也許是它唯一的下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18/today-work3.htm


2007/09/13

年產逾4萬碩士 高學歷≠高就業

年產逾4萬碩士 高學歷≠高就業

民視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7/09/12 07:09

今年大學招生,創下十八分就能唸大學的新紀錄,這個大學普及化的現象,已經讓許多三升四的大學生相當緊張,有些人甚至暑假就開始補習,準備考研究所繼續升學,但是您可能不知道,現在台灣一共有兩千八百間研究所,一年生產四萬五千多位碩士,甚至出現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到底唸碩士真的是就業保證嗎?來看今天的第三隻眼。

 


九月初,大學還沒開學,南陽街的研究所補習班早就搶先開課,因為想要升學唸碩士的人越來越多,根據統計,現在大學應屆畢業生,準備考碩士的比例,大約三成。大學錄取率,已經從九十一年的八成,躍升到今年的九成六。而全台的大學院校,更從十一年前的六十七所,變成現在的一百四十多所,總在校人數更逼近百萬。

大學文憑不再稀奇,碩士學位,似乎變成一種另類的求職保障。但現在不只大學生滿街跑,碩士生也一樣多。全國研究所已經從九十年的一千八百多所,擴增到現在的兩千八百多所。碩士在學人數,更從九十年的八萬多人,擴增到今年的十六萬人。而九十四年的碩士畢業生總人數,更是高達了四萬五千人。十年下來,碩士班學生的成長率,已經突破了百分之三百。而大量生產高學歷文憑的結果,造成今年七月,大學、碩博生一共有十萬多人失業,而目前就學中的博士生,還有將近三萬人。翻開雜誌,都是各個大學的研究所招生廣告,但是真正熱門職缺的,只有光電、材料這些系所,碩博士學歷供過於求的,有生技這類產業。

以台灣大學為例,目前三萬兩千的學生總額中,預計未來大學生跟研究生的比例將調整到一比一,也將明顯壓縮後段大學的碩士招生。目前碩士新鮮人的起薪,文史哲大約三萬一起跳,理工科技大約還有將近四萬,如果想把研究所碩士學歷,當成求職的跳版,可千萬別隨便亂考。隨便考一個碩士學歷,就一定有高薪好工作的神話,在台灣已經逐漸地崩解,讀好的學校,跟讀好的科系,還有自己的努力學習,才有可能在大學普及下的台灣職場,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