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9

漂鳥精神

漂鳥精神  文/楊南郡

不久以前,我陪一歸國華僑在台觀光,有一夜住宿一個青年活動中心。抵達時,正有總數約五百人的三個大專社在那兒露營,他們散在三片草坡上玩「大地遊戲」。我們穿過這些點鞭炮、滾皮球的嬉鬧人群,前往指定的宿舍。宿舍的左前方就是營地,整其栽植的樹幹間,一個個整齊排列的營帳,少許人正在利用營地現成的爐具燒菜煮飯,而懸掛在樹枝間的燈泡也適時亮了。

晚飯後,我們信步在活動中心範圍內閒逛,營火會也開始了,圍著熊熊營火,他們正在玩「帶動唱」……我們在營火外靜靜地看了好一會兒,我想這位僑領是有些童心為泯吧?不料他眉頭越皺越深,轉身回走時他沉重地問:「我們的大專學生,為什麼還在玩這種小學生幼稚園的遊戲呢?」

2011/11/10

政大、東海法律 捨地理採公民科

政大、東海法律 捨地理採公民科

2011/11/10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明年的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會有一些改變,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昨天表示,繼台大、中興、成大等校法律系採計公民與社會科成績後,明年政大與東海大學也將跟進,「原本不被重視的公民科,將成為學生是否能進法律系的關鍵!」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科系分兩組,劉駿豪表示,是否成為趨勢,值得觀察。
劉駿豪表示,台大、中興、成大、東吳等主要的法律系學校,都採計公民與社會科成績,今年首度看到政大與東海法律系,都捨地理科而改採公民科成績,「讓原本不被重視的公民科,不僅成為進入法律系的關鍵,也將影響考生準備考試的方向」。

2011/10/06

Steve Jobs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2005)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 ,虛心若愚)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
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2011/09/15

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寧曉君(北一女中英文科教師)】
(編者按:本中心將於100年9月18日試辦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以下簡稱「大考英聽」(TELC)〕,本期特別邀請北一女中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與讀者分享增強英語聽力的小撇步,讓您不必花大錢,也能利用網路資源提昇英語聽力;同時,寧老師也提供了準備英聽測驗的私房策略,希望能幫助大家以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於民國100年9月試辦「大考英聽」,相信許多家長與學生們對於如何因應、準備「大考英聽」會產生些許焦慮。筆者建議以平常心應對,樂觀看待此類測驗的正向反饋,進而著重平時英語實力的增強。英語實力穩固後,只要紮實練習正式考題、確實訂正,必能信心滿滿面對考試。以下筆者針對「平時如何增強英聽實力」以及「準備大考英聽」兩個面向做探討。
平時如何增強英聽實力~讓聽英文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

2011/09/06

台灣博士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台灣博士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http://k-review.com.tw/2011/05/01/1000/


由美國運通小弟出身,亞都麗緻集團董事長嚴長壽先生日前在他新書發表會上,對台灣高等教育當前的發展有非常深刻而嚴峻的批判。嚴先生的一些觀點是「找大師到學校做短期的講座教授是作秀」、「爭取世界排名是沒有必要的虛榮」等等,過去在學界中也偶而會聽到類似的討論,但多半屬於在地下流傳的「耳語」。學界領袖的媚俗與對權勢的曲阿附勢早就形成了一個「共錯結構」,難以有所期待。因此,能否正面回應嚴先生對高等教育的批判,是對臺灣學界靈魂的一次考驗。


嚴先生的批判不僅每一項都點到了臺灣台灣高等教育的痛處,其中「台灣中間空掉了,沒有腳踏實地的基礎人力,許多碩博士卻變成駐家的宅男宅女,找不到未來。」更觸及到一個過去很少人討論,但對高等教育潛在的傷害至為深遠的課題:「博士培養人數過剩與就業市場的前景泡沬化」!其實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台灣,它同時也早己經在歐美學界中持續醱酵,例如去年年底,英國「經濟學人」就發表了一篇討論歐美學界博士製造過剩、供需失衡的文章。標題是 「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這篇文章的中文版在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部落格中揭露後,曾在研究生中引起廣泛的討論。



一封台積離職工程師寫的信


一封台積離職工程師寫的信
http://jobmarket.tw/bbs/showthread.php?t=72




晶圓代工是扼殺創意的元凶


看到一群研究生小朋友在這裡爭排名,爭校名,覺得很幼稚,很不切實際。你們可
曾想過,橫在各位前面的,有更複雜,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生涯規劃以及就業。
問各位幾個簡單的問題吧,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進入什麼樣的公司?


很多人會回答:我想當高級主管,進台積聯電賺股票。因為我崇拜張忠謀、曹興
誠。以下是我就業三年以來,對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的一些看法:


1.半導體產業的專業分工的確是個趨勢,可惜的是,台灣所分到的工,卻是需要龐
大資金,高耗能,消耗人力的製造端。即俗稱的晶圓代工。而非低成本,智慧導向,
高報酬的設計端。但因為台灣起步得早,已經造成了服務及資金上的障礙,
後進者不易跨入。所以在近幾年造就了高獲利,獲利高就吸引人才投入。
也就造成了大眾的誤解,認為進入晶圓代工業就是高科技人,其實差遠了。
接下來就生涯規劃的數個方向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