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英語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英語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1/27

寫英文信自動潤稿修正! Ginger 英文文法檢查軟體

寫英文信自動潤稿修正! Ginger 英文文法檢查軟體

圖片來源:dreamstime
之前在電腦玩物陸續寫了幾篇英文寫作專用服務後,開始對這類幫助寫英文信、英文論文、英文報告的工具有了興趣:
幾番研究後,又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用的英文寫作「修正」外掛:Ginger ,這是號稱世界第一的知名英文文法檢查工具,他分別有推出 Windows 軟體版與 App 版,但我今天這篇文章想要特別介紹他的瀏覽器外掛版。
因為當我們在 Gmail 網頁撰寫一封英文信,或是在國外社群論壇撰寫一篇英文文章時,「Ginger」瀏覽器外掛可以幫我們「即時」檢查文法、拼字、用詞錯誤,並且還提供「自動」修正功能,比 Word 的英文拼字檢查還厲害好幾倍。
從我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發現「Ginger」會透過分析上下文提供更正確的英文語法建議,這讓他不只是一個詞典,而是一個「聰明的英文小老師」,就好像有人在幫你審稿英文內容一樣。
在撰寫英文信、英文文章時,像是讓主詞與動詞一致、單複數用法、拼字錯誤,或是在整個語境下應該使用哪個單字或句法更好等建議,都可以利用「Ginger」幫我們檢查出錯誤用法,並自動修正!
另外一個好處是,透過「 Ginger 」時時檢查,我們也可以從錯誤中學會更正確的英文書寫能力了。

2015/08/08

善用Word拼字檢查及線上字典

善用WORD幫你寫好英文作文

相信大家都用過WORD來寫報告吧, 若你能善用在WORD中幾個很簡單的功能, 相信可以幫你把英文作文中的錯誤減到最少, 包括:
1. 自動拼字檢查
當你在打字中發現有一條紅色的曲線出現在單字下方時, 那就代表你那個單字拼錯啦...你可以不用馬上改它, 但是作文寫完後一定要記得訂正它, 別放著它不管

2. 自動顯示建議
只要在紅色曲線的單字處按下滑鼠右鍵, 便會自動跳出選單讓你選擇正確的單字

3. 自動文法檢查
當你在打字中發現有一條綠色的曲線出現在句子下方時, 基本上有80%的機率你那個句子的文法有錯誤, 常見的錯誤包括: 動詞多/少了s, 逗點後沒有空一格, 句點後沒有空2格, 句子開頭沒大寫, 關係子句who跟which用錯, 名詞單複數等
請記得Word文法檢查只是輔助工具, 不是萬能, 自己還是要有判斷力; 文法檢查說你錯你並不一定真的錯, 它沒說你錯也不代表你就全對

4. 字數統計
想知道自己寫幾個字了, 不用一個一個字用手算, 只要按下上方功能表的工具==>字數統計(2003版)(2013版-校閱-字數統計) , 電腦會自動幫你算喔!

5. 拖曳/剪下貼上
將你要移動的部分反白, 然後將滑鼠指標對準反白處按住左鍵拖曳至你要移動的目的地, 如此可以讓你很輕鬆的調整句子或段落的順序

6. 拼字與文法檢查功能的開啟/關閉
由上方功能表中的"工具--選項--拼字與文法" 可以設定(word2013版-選項-校訂), 建議在文章都寫好後再開啟這項檢查功能, 以免打斷寫作思考的連貫性



正確使用線上字典學英文

1. 寫英文作文時經常會有某個中文詞彙不知該用英文來表達, 此時可以善用網路上免費的漢英字典, 輕鬆找到對應的翻譯, 若是查不到, 仍可試試把中文的意思簡化, 應該都可以找到相近的英文詞彙, 但是要小心, 用漢英字典查到的英文單字經常會有翻譯上的誤會, 很可能只適用某個特殊情境, 所以務必再用英漢字典反查一次, 以推敲出最適合的用字, 以免鬧笑話喔~

2. 當在寫作中有遇到任何你不確定用法的英文單字時, 請多使用英漢英英字典, 若有時間,最好2種都查;

英漢字典雖能告訴你的中文翻譯,但往往中文翻譯容易使人混淆,造成寫出中文式的英文, 或單字用在不適當的場合裡, 因此要注意看例句,模仿例句中的使用方式

英英字典的英文定義中, 往往能用簡單的字就清楚的解釋一個單字的定義, 提供你同義字與使用情境的說明, 讓你不知不覺習慣用英文思考, 使你能寫出道地的英文 (劍橋朗文英英字典的網頁上若有看不懂的字, 在那個字上按兩下, 它會自動幫你查那個字喔)

- 再更進一步, 可以用字詞搭配字典(word collacations)查詢字詞間的自然組合, 照可以讓你避免寫出中式英文,了解某單字常出現在什麼場合, 前後習慣接哪些字 more


3. 若覺得字彙深度不夠想換換口味, 嘗試一下新的字, 可用同義反義字典查到許多意思"類似"的字(不一定是等於),所以在使用新字前也請再用英漢/英英字典確認一下用法,以免用錯地方

2015/01/26

英文聽力不再是麻煩!4種方法讓你搞定聽力!

常常覺得聽力很難嗎?考試時總覺得一句話只聽得懂幾個字而以嗎?聽外國人講話總是無法理解他們在講什麼嗎?不要擔心,James老師有一套獨門秘訣教我們學聽力最有用的四個方法,讓我們能迅速抓到學習聽力的要訣,一起來看看吧!

http://tw.blog.voicetube.com/2015/01/23/%E8%8B%B1%E6%96%87%E8%81%BD%E5%8A%9B%E4%B8%8D%E5%86%8D%E6%98%AF%E9%BA%BB%E7%85%A9%EF%BC%814%E7%A8%AE%E6%96%B9%E6%B3%95%E8%AE%93%E4%BD%A0%E6%90%9E%E5%AE%9A%E8%81%BD%E5%8A%9B%EF%BC%81

2014/11/11

Google 翻譯 Chrome 擴充套件終於更新有即時翻譯了!

Google 翻譯 Chrome 擴充套件終於更新有即時翻譯了!

很神奇的是,雖然 Google 翻譯網站端不斷的豐富與校準翻譯內容,雖然 Google 翻譯 App精進到擁有拍照翻譯、即時語音翻譯、離線翻譯等等功能,但是 Google 似乎一直忘記使用者們還有一個更常需要用到翻譯的需求,那就是:

在電腦瀏覽器上網時,需要即時翻譯網頁上一個生字、一段片語

但是之前幾乎不更新的 Google 翻譯瀏覽器擴充套件只有整頁翻譯功能,而使用者只能選擇也是 Google 推出的「 Google 字典」擴充套件來滿足網頁翻譯需求。

不過上個月(9月初),「 Google 翻譯」的 Google Chrome 套件居然更新到 2.0 版了!而且在這個新版中加入了選取單字與片語後的即時翻譯功能,更神奇的是 Google 沒有主動發佈消息,可能很多 Google 翻譯的使用者並不知道原來這個難用的擴充套件,更新後變得很好用了!

2014/10/17

還在用Google翻譯?6個超強網站讓你查到最道地的英文

撰文者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有時候光是看課本、講義、武功祕笈、他人筆記、網路文章等等,仍然想知道道地的native speaker到底怎麼怎麼說或寫嗎?來學學使用語料庫吧!


語料庫到底是什麼?

語料庫的英文是 corpus,意思是 A collection of written or spoken material in machine-readable form, assembled for the purpose of linguistic research. (書面、口語資料的集合,以電腦可辨識的方式呈現,供語言學研究使用),基本上就是由電腦彙整大量的文本 (text) 、實際的中、英文語料,供後續分析、檢索、對比等。

過去,字典的編篡或許是靠編者自行收集、造句,現在,幾乎所有的字典都強調以語料庫進行編篡,例句都是取材自真實的語料。如Cambridge、Oxford、 Macmillan等著名的字典。

語料庫對譯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幫手,尤其在翻譯第二語言(如中文到英語) 時,語料庫能幫助譯者快速確定搭配字和用字精準度,用最自然、道地的英文來表達。對一般英語學習者來說,當你已累積一定字彙量,文法也學得差不多時,就可以靠語料庫快速檢視該字在現實生活中的用法,利用語料的比例分析,找出最常使用的搭配語;在字典上看起來意思差不多的字(沒錯,就是那一大串同義字),在實際用法上往往也會有些許不同,這也可以透過語料庫整理差異。面對不好理解的文法,語料庫用大量資料證明給你看。

以下推薦5個超容易上手的語料庫:

繼續閱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1016/KBlogArticle_9545_1.htm
(商業週刊)

2013/08/29

背單字的經驗分享

[轉載]
我們都知道英文若要考高分
一定要穩穩背好單字
這邊分享我背單字的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對高三生來說,我們目的很簡單:
就是要同時「有效率」和「有效用」,換句話說就是徹底的「省時」

如何有效率:
1. 堆疊法(over learning)
2. 色筆法、筆記本法
3. 字根法、聯想法...(這是補習班/參考書的主力,大部分同學都清楚,所以這次就略過)

如何有效用:
1. 幫助背單字的手段(cone of learning...)
2. 注意考試會考的重點(解題需要、寫翻譯需要、寫作文需要)
3. 善用工具書

------------------------------------------------------------------

堆疊法:(增強短期記憶,適用於高三考生)
1. 原理:今天除了讀新的知識外,還一同複習昨天所學,而明天則同時複習[今天+昨天]


繼續閱讀:  http://www.ptt.cc/bbs/SENIORHIGH/M.1377625160.A.9F2.html

How i improve my English

[轉載]

我其實更希望看到這篇分享的人是高一或高二的學弟妹,因為就我個人來說,我不信奉速成的英文(如果我相信英文可以速成,我這篇文章就是在自相矛盾)

其實大家不覺得奇怪嗎,如果網路上有那麼多人分享要如何念英文,為什麼看的人那麼多,真正改善的人卻還是那麼少?我可以很篤定的告訴你,答案很簡單,就是一個懶字。語言不可能用跳越的學習--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所有的單字片語都塞進腦袋裡,就算你辦到了,你還是不懂得如何用在寫作上,那除了選擇題外,也不是白搭而已嗎?光拿翻譯來說,雖然只佔八分,但畢竟也是分,難道你是神可以預測到大考要考什麼嗎?答案是辦不到。

那--為什麼還是很多人翻譯可以拿滿分?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累積,累積久了之後,範圍不管多廣,都多多少少可以鉤到邊的。

可是累積的過程很痛苦。因為今天你記了這個字,可能兩個月後你才會在某份考卷上看到。你的進步,更不是像數學那樣明顯,突然之間就會解題了。而是循序漸進的,你越來越好,而自己不知道(這就有點像是你在長高,可是你並不自覺,除非你去測量。在英文的CASE裡,那個測量就是指考)。

繼續閱讀: http://ningobingo.wordpress.com/2013/03/21/how-i-improve-my-english/

2013/03/10

四招戒掉英文裡的中文味


常聽很多人感慨自己講英文很中式,但又很困擾到底怎麼樣才能去除這個中文味。

有一個有趣的反例,一個美籍老師告訴我,直到他學了中文,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他的學生經常講類似這樣的句子:

Every morning I go to work. ….

這句子也沒有錯,但老外多半把every morning放在句尾。老外學過中文後,才知道這話並不是強調「每天」,只是直譯中文:每天我去上班。

於是我們老中和老美就做了一次腦力激盪,有沒有輕鬆就可以擺脫中文像英文、英文像中文的方法。想要輕而易舉就達成,不太容易,但掌握這幾項原則,母語干擾會越來越低:

2012/11/10

如何打造10倍單字記憶法


<摘自商業週刊>
常有人抱怨:英文一邊學一邊忘。假如你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換一種角度來看,把英文學習看作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有新的啟發。
先從「輸入」端來看,輸入基本上是聽和讀,學英文的輸入來源很多,CNN新聞、華爾街日報,HBO電影,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但「輸入」的東西就一定儲存得下來,甚至能轉換成「輸出」嗎?。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是發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發現輸入的資訊經過人的注意後,就會變成為「短期記憶」,若不經過即時的複習,短期記憶就會被遺忘;經過即時複習,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在大腦中保留很長的時間。
心理學家的「記憶曲線」中,人的記憶的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資訊後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資訊後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
(1)    1分鐘之後回想:不管你讀了什麼、聽了什麼,在完成輸入後一分鐘,立刻回想你剛剛讀的單字、文章,在你忘記之前複習它,並記住它。
(2)    24小時內複習:背了單字和句子後的隔天,認真複習一遍,讓大腦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當然不能只有記憶,記憶是基礎,真正應用英文,是它的輸出效果,也就是讀和寫,這是不斷實踐、犯錯、修正的過程。通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來試試看吧。
1:10的單字記憶法—“cur”= run

2012/09/23

修訂英文作文的技巧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861874

1. 利用一致性(排比)

2. 統一的人稱與時態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901107

3. 多加變化你的句子

破除英文作文的六個迷思

迷思一: 用字越難越好

迷思二: 句子越長越好

迷思三: 句子越複雜越好

迷思四: 文章越長越好

迷思五: 標點符號不重要

迷思六: 將中文想法譯成英文就是英文作文

詳細內容:
http://blog.udn.com/profhuang/6842819

2012/09/18

大風不是large wind?

大風不是large wind?!(一) - 英語與翻譯教學 - udn部落格


大風不是large wind,而是strong wind!

媒體報導台北貓空纜車電子看板將「風太大」錯譯成Wind is too large,讓現場英國觀光客看得一臉狐疑。這就是台灣英文學習者的通病,在用字遣詞時只按照個別單字的意義拼湊,但往往不一定正確恰當。尤其從英美人士的觀點來看,常覺得我們表達的英文怪怪的,不太自然。換句話說,我們不論在口說或寫作英文時,就算是按照字典上的意義,而且也遵循文法的規則,但很可能英語母語人士並不是這樣用。例如查字典可知「目標」的英文有goal和aim,但要說「達成目標」就只能用reach a goal,而少用reach an aim;再如「浪費」的英文有waste和squander,如要表達「浪費時間」通常是說wasting time,而不說squandering time。我們英文表達錯誤的原因可能不是字彙量不足或不懂文法,而是因為缺乏詞語搭配(collocation)的能力。

Q:為什麼有些英文看起來不夠道地呢?

A語言的使用大部份是約定俗成而為大眾所習慣使用。例如中文的成語就是一種高度慣例化的搭配,我們會說「絞盡腦汁」,但如果學習中文的外國人說成「絞完腦汁」、「絞光腦汁」、「絞碎腦汁」,儘管構詞方式正確,意義也很接近,但我們就是覺得不對勁。使用英文也是如此,我們絞盡腦汁想出很多英文表達方式,但英美人士就是覺得不夠自然道地,也很難解釋到底是哪裡錯了,其實通常就是詞彙搭配不當的問題。
所謂搭配詞,簡單來說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組合或共現關係(co-occurrence),某些字彙與其它字彙共同出現在一起的機會很高,而有些字彙則從來不會在一起出現,如上述的large和wind在英文中就不會搭配在一起。尤其英文個別單字的意義相當靈活多樣,單獨出現時不容易確定其義,例如你問我chair是什麼意思?我一下子還答不出來,因為chair有「椅子」、「主席」、「系主任」、「指導教授」等不同意義,我不知道你要問的情境是什麼,也就不容易回答。英文的個別單字要與其前後文字形成一特定的搭配關係後,意義才會明確。詞彙的搭配雖不見得有嚴謹的規則,卻也不是任意組合(free combination),有其固定形式以形成搭配詞,而英文要道地就要擅長詞彙的搭配。

2012/08/17

讓你上臉書就能寫好英文作文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多益時事通-必看的9個網站 讓你上臉書就能寫好英文作文 (1/3)(多益,臉書,英文作文)

撰文者:吳詩綺


你知道嗎,上臉書(facebook)和Youtube除了分享,你還能「順便」練習英文。
當我們利用社群網站與朋友保持聯繫和更新動態時,這些網站力量,也可以成為很好的英文練功場。新世代利用社群網站學英文,最大的優勢就是—「點心學習」(Dessert Learning)。

...節錄部分文章

第三法:網網相連到天邊
當我們的英文寫作能力漸漸地由若干短句、一整段、發展到完整篇幅的文章,能力的養成就不只是淺層的字彙面、文法面而已。以多益寫作當中第三大題考題「陳述意 見」為例,考生於此必須用三百字的英文陳述我們對一個議題的立場,文中必須點出觀點、解釋原因、提出論點說明以供支持與佐證—這就是一個完整篇幅寫作能力 的展現。
因此所需的除了是基本的字彙文法外,更重要的是組織力、邏輯力的表達。要能夠在英文寫作上面抒發己見、闡述論點,首先你得要擴充自己的閱讀範疇。因為只有當 你知識量足夠,你才能擁有夠多的背景知識去支持你的觀點,這裡所談的就是個人「文化力」的培養。而文化力的展現,還得跟自己的組織力、邏輯力結合,在書寫 長篇的文章時才會游刃有餘。以下是跟大家分享的網路資源,能夠認識這些社群網站,進而幫助自己拓展文化力。
若好好善用社群網路的功力與魅力,將英文寫作的三種層次與使用社群網站的三個步驟之體驗學習相結合之下,我們的點心學習(Dessert Learning)亦會有變成如鑽石般(Diamond)的美麗成果的一天!

2012/05/01

盧彥勳:英文是運動員唯一不能放棄的事


2010年6月,盧彥勳讓「Taiwan」在世界鎂光燈的焦點下,閃耀了許久。

那年,他在網球四大公開賽中最具傳統的聖殿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打敗前球王、美國名將安迪.羅迪克(Andy Roddick),成為15年來亞洲首名闖入此賽事最後八強的選手。賽末,大會轉播員以:「There was no luck involved at all!」做為結語。

但那只是盧彥勳畫下驚嘆號的第一筆。隨即在國際媒體訪問中,他以流利豐富的英文應答自如,生動地講述成長背景,提起小時候幫忙雞販父親做生意,學會「空手捉活雞」的絕招,讓老外大開眼界,從此不敢輕忽這個會捉雞的「Rendy Lu」(盧彥勳的英文名字),因為他隨時可能「活捉種子球員」。

這些光芒,盧彥勳確實都「沒有半點幸運」,球技或英文,全是嚐盡苦頭費盡苦心換得。



少年盧彥勳勇闖國際 rice不會講沒飯吃

14歲時,他入選國際網球總會ITF(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青少年隊,獲得免費到歐洲訓練、比賽五周的機會時。但小小年紀的盧彥勳,英文才剛學了字母和幾個單字,連「Rice」都不會說,挨著餓打電話向媽媽哭訴:「媽媽,人家都在吃飯了,我連菜單都看不懂,吃不到飯。」一個多月電話費就花了台幣4萬多元。

盧彥勳說,那時,除非有附圖片的菜單,否則根本看不懂,又不好意思開口問。有時看得懂「Pizza」、「Pasta」大類,但什麼口味、配料完全只能用猜的,「運氣好的時候,點到合口味的,就能大快朵頤一番;猜錯的時候,來的東西不對味或不敢吃,就難受一整天。」

更慘的是,因為「開不了口」,和寄宿家庭幾乎是零互動,連教練都只能以指手錶的方式,才能讓他明白早上練球的集合時間。

盧彥勳遺憾的說:「青少年時期球場競爭不那麼激烈,原本應該最容易教到朋友,當時語文不好,無法和其他選手溝通,錯失交到知心好朋友的機會,讓我覺得很可惜。」

給年輕運動員的建議 英文是唯一不能放棄

他是台灣男子職業網壇的先鋒、也是指標,許多年輕選手常希望「盧哥」給他們一些建議。他說:「我總是對他們說,英文是唯一不能放棄的科目。」因為那不只是在網球場上有幫助,而是和人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它像一把可以開啟許多門的鑰匙,會讓人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現在的盧彥勳,網球實力獲肯定、語言也沒有障礙,讓他和一級選手的交流愈加密切,網壇兩大天王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和拉法.納達爾(Rafael Nadal)都曾在四大滿貫賽時,主動邀他一起練球。

盧彥勳說,在ATP的球員交流會議中,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即席翻譯,卻沒有中文,如果語文都不通,連最基本的比賽規則改變等,可能都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和參與。

繼續閱讀:
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多益時事通-盧彥勳:英文是運動員唯一不能放棄的事 

2012/04/10

英文作文強迫取分要訣


 1. 分詞構句過多,會切調文章的rhythm.


我一直覺得學生很愛寫分詞,以為一定有好效果,其實,有時用的不好,反正不好,今天聽到老師說,會切斷文章的rhythm,念起來不順,難怪我有時覺得學生文章不順。


2. 閱卷老師在意的是正確度,及創意。



其實這個大部分老師都知道,我只是覺得老師講得很有趣,如老師們會因為”惜才”,決定給他高分,讓他讀大學吧,或是你字寫得潦草,你先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閱卷老師就有足夠的理由看不懂給低分了。


3. 老師討厭的cliche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Last but not least, in my opnion


老師們真的很容易生氣,一看到句首出現逗點也會生氣,好不容易背的片語,也不行(不過想想我好想也是如此,所以我叫學生不要用中文寫不會的字,因為我自己看到都好生氣。


4. 不可以抄英文考卷上的句子,如果抄任何一句完整就是零分。



繼續閱讀 : (Aliceinhchs's Blog)

2012/03/01

每晚K英文 10幾分變12級分



學測昨天放榜,新竹縣私立忠信學校學生王斯泓以71級分榮登竹縣「榜首」,同學賴葦佳在校英文成績從未超過底標,苦讀5個月後異軍突起,考出前標12級分佳績,社會科滿級分,總級分67,堪稱這次學測的「超級黑馬」。

「竹縣狀元郎」王斯泓愛玩電腦、攝影,最擅長物理、化學,在校成績名列前茅,父親是前交大電機系教授王宜楷,他坦承國中時曾迷戀電腦,成績一度退步,後來經高中老師李明芬、劉康指導,推薦他看觀念物理、化學等書,確實做好考前復習,藉考試成為挑戰自我的機會。

「每天至少念5小時英文。」賴葦佳回憶考前5個月的艱苦復習,直呼「永生難忘」。

2012/02/24

是你有問題,還是你的腦袋有問題?

是你有問題,還是你的腦袋有問題?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有一次做完簡報後,我問現場外國客戶有沒有問題,隨口說出:『Do you have problems?』看到老外臉上狐疑了一下,才會過意;這句話應該要問成:『Do you have questions?』。」

問別人「有沒有problem」,相當於問他,你腦袋有沒有問題啊!

很糗吧,這是一個學生告訴我的真實故事。英文裡有很多「差一點點」的字,在中文裡差別很大。以「問題」來說,上課提問的問題是question,出了麻煩的問題卻是problem。我今天遲到的「原因」是reason,但是這場意外的「原因」卻是cause。這些細微的差別,其實都藏在字的「血統」裡,我們一起來看幾對分道揚鏕的兄弟!

1、duty vs. responsibility→責任?

duty來自於due和debt,有「相欠」的意思。duty常牽扯到法律上的義務,像免稅店就是duty-free shop,保衛國家和繳交所得稅,也都是一國公民的duty。既然是必須做的事,一個人在工作上的職責,當然也就是他的duty。

responsibility則是指the ability to respond「能夠回應的能力」。這種「責任」,既不是義務也不是債務,而是自發性的。例如:照顧小孩是每位父母的「責任」,這裡最好是用responsibility,如果用duty,就變成一種被迫的例行公事,感受不到那種自發的親子間互動。

學英文 老派方法有時最管用

學英文 老派方法有時最管用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常有上班族抱怨:英文一邊學一邊忘。假如你也曾有這樣的困擾,換一種角度來看,把英文學習看成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之間的對應關係,會有新的啟發。

先從「輸入」來看,輸入基本上是聽和讀,學英文,輸入的來源很多:Bloomberg(彭博社)文章、CNN新聞英語、英文電影,都是很好的「輸入」途徑。但人腦畢竟不是電腦,一邊不斷增加「輸入」時,一邊又同時有「記憶刪除機制」。人的記性好壞或許來自先天遺傳,但如果能掌握記憶的規律,就算記憶力一般的人,也能夠開啟英語學習記憶之門。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是發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他說輸入的資訊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就會變成為「短期記憶」。若不經過及時的複習,短期記憶就會被遺忘;反之,短期記憶會變成長期記憶,在大腦中保留很長的時間。

心理學家的「記憶曲線」中,人的記憶的兩個遺忘高峰,一是接觸資訊後一分鐘,大部分短期記憶在這個時間內將被遺忘。二是接觸資訊後二十四小時,是大部分長期記憶的「鬼門關」。所以,要想保持長期記憶的秘訣就是:

1、1分鐘之後回想:不管你讀了什麼、聽了什麼,在完成輸入後一分鐘,立刻回想你剛剛讀的單字、文章,在你忘記之前複習它,並記住它。
2、24小時內複習:背了單字和句子後的隔天,認真複習一遍,讓大腦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提升英文說寫 慢慢來最快

提升英文說寫 慢慢來最快
撰文者: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英文真的是「慢慢學最快」,但一定要慢得有方法,才能夠以慢打快。但如果慢得沒有章法,只會把人耐心和信心耗盡。「慢」的關鍵就在兩個動詞:「Pause(暫停)」和「think(思考)」。
很多上班族經常感歎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不錯,但是「口語」太差。如果你也深有同感,不妨試一試「pause and think Method」,光調整閱讀,就能太幅提昇你的英文口語和寫作能力。每周選一篇比較口語化的文章,唸出聲來,依循以下的方法讀:
1. 暫停:在讀的過程中,只要遇到新鮮的,就暫停一下。新鮮的可能是一個新的單字、新的用法、陌生的文法結構、不熟字排列的順序。例如,你看到「He arrives at the office」,停下來想,為什麼是at不是in或to?為什麼是現在式,而不用過去式?有句子結構與中文不同的也要格外注意。
2. 思考造句:讀到句子裡有一個很管用的片語,問自己,會不會用這個片語造句?如果你不確定,重複唸幾遍這個句子,再造一個結構很相近的句子。這樣就能把這個片語轉換成你的「主動字」(active vocabulary)。
3. 培養感覺:必要的話,再查一查字典,把片語例句都讀一遍,讓自己對這個字有感覺。(This will help enrich your "feel" of the word.)
4. 儲存:記得是存在你的嘴巴,也就是你的speaking data base,而不是存在記憶,想講的時候,才能脫口而出。

2011/09/15

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寧曉君(北一女中英文科教師)】
(編者按:本中心將於100年9月18日試辦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以下簡稱「大考英聽」(TELC)〕,本期特別邀請北一女中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與讀者分享增強英語聽力的小撇步,讓您不必花大錢,也能利用網路資源提昇英語聽力;同時,寧老師也提供了準備英聽測驗的私房策略,希望能幫助大家以平常心面對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於民國100年9月試辦「大考英聽」,相信許多家長與學生們對於如何因應、準備「大考英聽」會產生些許焦慮。筆者建議以平常心應對,樂觀看待此類測驗的正向反饋,進而著重平時英語實力的增強。英語實力穩固後,只要紮實練習正式考題、確實訂正,必能信心滿滿面對考試。以下筆者針對「平時如何增強英聽實力」以及「準備大考英聽」兩個面向做探討。
平時如何增強英聽實力~讓聽英文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